創造大賭大贏的神話,需要的不隻是運氣、自信,還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豪情。香港超人李嘉誠曾經為我們譜寫了“豪賭”的神話,小超人李澤楷繼其父之後又再次刷新了“豪賭”的神話。
除了香港兩代超人外,榮智健收購恒昌企業,德隆收購美國Murray公司,格林柯爾收購科龍,太太收購三九,都是個中佳例。
“如果我手中隻有100塊錢去買東西,有電視機也有羊肉串機,我肯定選擇羊肉串機。電視機雖然可以讓人享受,但羊肉串機才可以幫我們賺到更多的電視機。”這就是李春的“羊肉串”理論。
李春,一個憨厚的東北漢子,很難將他與精明的企業家聯係起來。可就是這個建築工程公司的老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大贏的奇跡。
在公司資金極度短缺的情況下,李春毅然拍板買回各種型號的塔吊29台,這種大氣魄的投入,全國同行業中也是少有,而結果也正如他所預料的,29台塔吊全部運轉,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年產值突破了1億元,利潤達到近3000萬元,讓人驚歎不已。
“雙手抨擊當然比一隻手出擊更有力,如果能打出一組漂亮的組合拳,那威力必將更大。”由於市場的不斷變化,李春並沒有死守陣營,在成功地盤活了一家建築公司後,又打出了有效的一拳,並且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一口氣組建了石膏板線廠、大理石製品廠等8家邊緣實體公司,以質優價廉搶占市場,一舉成為當地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大企業。
正是這種宏大氣魄,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將眼光放得長,放得遠,高瞻遠矚才能大賭大贏。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凡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是沒錯的。但你知道嗎?無論你策劃得多麼周詳,風險總會存在的。
一次,有人問一個農夫他是不是種了麥子。農夫回答:“沒有,我擔心天不下雨。”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棉花了嗎?”農夫說:“沒有,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於是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說:“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一個不冒任何風險的男人,什麼也不做,就像那個農夫一樣,到頭來,也隻能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他們回避受苦和悲傷,但他們也不能學習、改變、感受及成長,他們被自己的態度所捆綁,是喪失了自由的奴隸。
我們必須學會冒險,因為生活中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
億萬富翁好像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冒險特質。如果從不冒險一試,那他一生也不過隨波逐流,隨時等著大風大浪來把他擊垮。
在億萬富翁眼中,冒險並不是做了什麼天大的抉擇,而是咬緊牙關,不管多麼困難,一定要有贏的決心。成功的趣味也源自於此。
冒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想走向富翁之路,男人就必須把冒險作為一生中的重要一段。抓住機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個人想做就能做到的。正因為如此,冒險才顯得那麼重要,冒險也才具有冒險的價值。
抓住機遇也像一切冒險一樣,男人必須先放棄事前不確定的輸贏,去探取你沒有一定把握的下一步。如果抓住機遇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話,那麼也就毋須冒險了,人人都會活得美滿成功了。
冒風險,當然就要預備付出一定代價,要做好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但是冒險就是為抓住機遇,攫取財富。
一位億萬富翁說:“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在安全中成就一番偉業的。”富翁不僅是謀略家,同時還是有冒險精神的野心家。在商海中,他們隻要看準機會,就敢於決斷,“大膽下注”。成功的富翁,常常會發動果敢的變革或投資行動,有時幾乎是以公司命運做賭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富人們開創性的舉動總是充滿著風險,但隻有敢於冒險的人,才能在風險麵前毫不畏懼,敢於開拓道路,敢於追求他人不敢追求的目標,也才有可能取得他人所永遠無法取得的驚人財富。
3.善算者膽量自然大
想到的事情經過冒險努力未能做成,不會讓人後悔,而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不去嚐試,則會終生遺憾。其實人世間好多事情,隻要敢做,多少會有收獲,“膽商”是男人做生意賺錢最關鍵的資本。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有三次暴富的機會,多數人是如何失去的呢?第一次是下海經商,認為是不務正業,投機倒把;第二次是股票,認為是騙人;第三次是房地產,認為會血本無歸。到頭來一看,結果不是我們想象的,正好相反。而不敢冒險的人盡管努力工作,卻依然跟在別人的身後。
網易的創始人丁磊原來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丁磊在1995年,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從電信局辭職,決心出去闖一闖。他這樣籌劃自己的將來:“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的一生總會麵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