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於成龍再次舉"卓異"後,被調主持武昌府政務,並將擢武昌知府。恰在這時,"三藩之亂"爆發了。在吳三桂淩厲的攻勢下,貴州、湖南望風披靡。同時吳三桂派許多湖北籍部將,特封官"劄書"回籍策反,製造暴亂。
康熙十三年五月,麻城縣發現"偽劄",知縣即以"通賊"罪名大肆濫捕,搞得人人自危。接受了"副將偽禮"的該縣曹家河人劉君孚父子,乘機聯絡東山一帶的山寨土匪發動暴亂。
由於於成龍在當地很有影響,被請出來收拾局麵。於成龍以"招撫"為方針,查清事件原委後,發出安民告示,使絕大多數協從百姓歸家,事態很快趨於緩和。
隨後,他又冒生命危險隻身進入首先發難的劉君孚山寨中,說服劉君孚及參加動亂的持槍獵戶。一場動亂順利平息。
同年秋季,於成龍調任黃州知府,第二次暴亂又接踵而至。與此同時,潛入的奸細乘黃州府空虛,聯絡當地豪紳紛紛起事。聲勢與範圍大大超過前次,高山大潮,烽火相望,場麵壯觀。
麵對險惡的形勢,於成龍清醒地認識到黃州府的重要性,他力排眾議,製訂了決不放棄黃州。於成龍組織鄉勇相機主動進剿,調集各鄉鄉勇數千人在東山黃土坳一帶,與數量上占優勢的暴亂分子展開激戰。於成龍身先士卒,視死如歸,帶動了鄉勇的積極性,使戰鬥獲得全勝。當場擒獲暴亂首領何士榮,後又乘勝平定了其餘叛亂。
不到一個月,界內太平,於成龍受到湖廣總督蔡毓榮的高度褒獎。
於成龍對科考和教育也十分關心。在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官僚、勢豪賄通學政,科考中舞弊之風盛行,貧苦士子雖皓首窮經卻往往落榜。
針對這種狀況,於成龍規定:一旦發現弊行,立刻正章入告,官則摘印,子衿黜革候者按律擬罪。其蠹胥、奸棍即刻斃之杖下。
於成龍對教育的重視非同一般,他多次善誘地方紳仕捐資助學,大肆興辦"義學"。
康熙二十三年於成龍逝世,於成龍去世時木箱中隻有一套平時都不舍得穿的官服,此外,別無餘物。於成龍去世,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百裏長街相送,哭聲感動天地,大雨傾盆。
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稱其為“清瑞”。
百姓集資,塑建雕像祭祀,諡號清瑞。“
說道這唐曉天突然止住不說了,聲音已經有些哽咽。
餐廳裏有了啜泣之聲。
唐曉天擦了一次眼睛,微笑著說道:“嗬嗬,我知道的不多,就這些。我可沒有蘇市長和佳市長厲害!“
大家都笑了。其實佳多寶知道的卻是很多,但是今天蘇麗是主角,他可不想喧賓奪主。
唐曉天的故事寓意深遠,讓大家悲痛的同時,思緒萬千,有些官員的臉已經紅了。
佳多寶暗挑大拇指,好事唐曉天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