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高明之處(1 / 2)

這樣的故事也就唐曉天敢在這樣的場合講,因為他是省裏一把手,即使不合時宜,誰又敢說什麼?

唐曉天大有深意地看了佳多寶一眼,繼續說道:”總督衙門的官吏在嚴格的約束下,也都開始勤儉節約,整天以米糠拌野菜位食,省下俸祿救助貧苦,據說,很多山地裏的野菜都絕種了。

於成龍天南地北,宦海二十餘年,隻身天涯,不帶家眷,隻一個結發妻闊別二十年後才得一見。

於成龍居室簡陋。三餐中無肉無蛋,衣補靴破,外無長物。

他的清操苦節享譽當時。

據載,當他出任兩江總督的消息傳出後,南京布價驟然上漲,金陵闔城盡換布衣,無人敢穿綢帶金,就是婚嫁也無敢用樂,士大夫減驅從,毀丹亞,以至於有人驚恐的臥床不起,一些奢侈大戶,地主老財,攜家眷外逃。

於成龍在羅成采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在羅城為官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於成龍在羅城首先在全城鄉建立保甲,大張聲勢地進行嚴懲緝獲案犯,嚴禁盜賊活動。境內初安後,他又約會鄉民練兵,甘冒未奉鄰而專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條的後果,抱著為民而死甚於瘴癘而死的決心,準備討伐經常擾害的"柳城西鄉賊"。

在強大的打擊下,西鄉渠魁府首乞恩講和,搶擄男女中盡行退還。於成龍再接再厲,接著又在全縣搞聯防,從此,縣城無盜。連鄰縣盜賊也不敢犯境。“唐曉天停頓下來,喝酒吃菜。

唐曉天有些文縐縐的,很多官員很不適應,一個個愁眉苦臉的趁機思索。

就在大家以為他講完時,他有繼續說道:”在消除內憂外患的同時,於成龍招募流民以恢複生產,常常深入田間訪問農事,獎勤勸惰。農閑時帶領百姓修民宅、建學校、築城牆。對遷入新居的農家,還親為題寫楹聯,以示鼓勵。在深得民心之後,他又以剛柔並用的鬥爭策略,解決了"數大姓負勢不下"的問題,使這些一向桀驁不馴的地方豪強皆奉法唯謹。

於成龍上任合州時,土地極度荒蕪。而流民不附的原因,在於原主認業。為此,他嚴格規定了"凡一占即為己業,後亦不得爭論"的原則。同時要求各縣注意為新附百姓解決定居與墾荒中的具體困難,並親自為他們區劃田舍、登記注冊,借貸牛種,申明三年後起科。如此新集者既知田業可恃為己有,而無複征發倉卒之憂。遠近悅赴,旬日之間戶以千計。

獎勵墾荒者,是清初基本國策,於成龍先於清廷明確規定的15年前,就實行了此策。深得民意。

在合州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驟增,田地開辟。由於招民墾荒政績顯著,清康熙八年,於成龍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

在黃州任同知四年,又任知府四年。由於在黃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績,於成龍又深為湖廣巡撫張朝珍器重,再次被舉"卓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