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精通投機的技巧(1)(3 / 3)

資本流動和自由貿易是現代文明產生的前提和基礎,早在1551年,為打通與中國貿易的航路,英國就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莫斯科夫公司,向公眾發行了麵值二十五英鎊、總值六千英鎊的股票,股票由此誕生。一張薄薄的股權證,卻從此獲得了現代經濟的象征意義。

西方學者認為,資源的流動,資本的流動,核心是人的流動,人是最重要的資源和資本。沒有人的流動,就不能有貨幣、商品等其他源和資本的流動。所以,西方社會鼓勵投機、競爭和冒險,鼓勵人的流動,而東方的中國從商鞅變法開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戶籍製度、連坐法等等強權,剝奪個人的天賦權利,控製人的流動、遷徙和冒險,摧毀人的進取精神,更談不上什麼自由競爭。

西方學者因此指出,沒有自由競爭就沒有商品經濟。

當高度專製的滿清封建王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把中國拖入絕境的時候,當西方的堅船利炮終於轟開了文明古國——中國大門的時候,現代經濟和金融的觀念也開始流入了這個東方國家。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在殘酷的競爭中前進和發展的。沒有優勝劣汰,沒有損人利己,沒有弱肉強食,哪裏會有生機和活力?如果沒有自私的欲望推動人類的競爭,大家都躺在家裏睡大覺,等著天上掉餡餅,那麼,社會沒有財富,曆史不能前進,這就是扼殺投機、冒險和競爭的必然結果。

如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正在進一步加劇,東方的中國也早已成了許多股市冒險家的樂園,在這樣一個千百萬人殘酷競爭和瘋狂投機、冒險的地方,有人發財,有人跳樓,有人一夜暴富,有人頃刻破產,沒有什麼地方比股市更殘酷無情的了。然而,也正是因為股市是這樣高風險、高收益、最市場化的地方,才吸引那麼多的人前來競爭、投機和冒險。千百萬人受利益的驅動在這裏瘋狂爭奪,才有了股市的大起大落,無形中為經濟發展積聚了大量的資本,成為新興產業迅速發展的強大的推動力。人們的瘋狂投機,無形中變成了一種投資的行為。人類社會和曆史也在這無形之中被推向前進。

投機、冒險和競爭不僅推動了社會和曆史的發展,它們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財富。

我國目前的工資水平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一個人如果隻是靠每個月領取那一菲薄的工資,每天老老實實地埋頭做事,不去投機和冒險,那麼,他隻能維持起碼的生活,永遠都擁有不了多大的財富。別說碰上天災人禍,就是孩子上大學或出國留學這樣的喜事,也得東挪西湊,除此之外別無良法。因此,要想擁有巨大的財富,他就必須要尋找發財的機遇,例如經商、炒股。而經商、炒股,就必須投機,否則,最終隻會一敗塗地。

投機的風險性

投機的本質是為了獲利,是“用刀子鋸大樹”,是為了以盡可能小的投資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但高利潤總是與高風險結伴而行的進行投機交易活動,就意味著兩種結果,即獲得收益或受到損失,非此即彼。而投機行為的結果能否獲利則取決於投機者對市場價格的未來預期是否能準確。在以商場為導向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未來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投機者判斷的準確程度就取決於他對各種信息掌握的程度。

但一個投機者要掌握有關市場變化的所有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有關信息的獲取、處理、判斷等一切活動都必須付出人的時間、智能、財力。且時間有限、智能有限、財力有限,使投資者隻能將它們投到他們認為重要的信息上去,而不得不放棄他認為重要性不大的信息。可見,信息費用或信息成本決定了投機者隻能對市場信息進行不完全的把握,把握準確了,他就會獲利,把握不準確,他就虧損。因此,投機者從事投機活動具有很大的風險性,這種風險是由信息的不完全性、人自身行為的隨機性等一係列特點所決定的,是永遠不可能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