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來(1 / 2)

淵蓋蘇文十分鬱悶。坐在馬上,隨著馬背的顛簸,腦袋也一上一下的輕輕搖動著。可此刻他的心中遠不如麵容上那班平靜。雖然已經行軍數日,但是,每當想起自己妻兒尚在平壤城中,想起三十萬石糧草還在平壤城中,他的心裏便把那股唐軍恨得要死。

當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世民正帶著各處大軍瘋狂的攻擊著遼東城池。有那威力絕倫的火器作為憑恃,唐軍一路攻城拔寨,攻無不克,戰無必勝。無論是攻城戰還是野戰,唐軍總能取得勝利。如此進軍之勢,莫說是高麗軍,就連唐軍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麵對這樣的情況,遼東高麗軍,可謂是士氣全無。

李世民留下李道宗和張亮掃平遼東南部,自己在等了十多日,得知一批炮彈即將到達遼水之時,領大軍往北而去。北方重鎮,除了薛萬徹打下來的兩個城池之外,還有南蘇州、哥勿州、木底州等主諸城。李世民的目標便是這些城池。

到達遼東北部和薛萬徹合兵一處之後,李世民便開始向各個城池發動進攻了。北方城池本就不如南方,在炮火轟擊之下,更是脆弱不堪。李世民輕取北方諸城。

就在李世民取了北方諸城,而李道宗和張亮掃平遼東南部,兩路大軍同時東進的時候,淵蓋蘇文領十萬大軍從平壤出發,增援鴨綠江。

聽聞這個消息,李世民一愣,隨即笑道:“世事難料,想不到這淵蓋蘇文竟然離開了平壤!這樣一來,允文豈不是白跑了一趟?”

在攻下遼東北部重鎮倉岩城之後李世民本欲揮師從鴨綠江上遊過去。但是,早已經得悉此情況的淵蓋蘇文派出三萬大軍連同堵在李世民對麵。而鴨綠江上遊多山,且水流湍急,不適合進行強渡。李績又向李世民建議南下烏骨城與李道宗部彙合,從泊汋口渡鴨綠江。

李世民欣然同意了這條建議。

此時,無論是遼東南部還是遼東北部,悉數平定。

但是隨著城池的增多,唐軍也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留在那些城池中,以防反複。另外,後勤補給漸漸拉長,也需要有人護送。所以,能夠用於進攻的兵力便隻有九萬餘人。

此時李道宗已經攻下了烏骨城。這一戰也甚是壯烈。雖然有炮兵營三分之一的火炮的協助,可是在破開城牆,攻入烏骨城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城內的街道上不停的廝殺著,最後一直殺到城主府時,卻見這城主府已然砌起了一圈箭塔。箭塔之上,弓弩手往外麵射出陣陣箭雨,給眾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等到炮兵營的人扛著迫擊炮來到城主府外,三兩炮便將這些箭塔給轟掉了。

大怒之下的李道宗命令士卒衝入城主府,屠淨府內之人。

後來,李道宗才知道,這烏骨城城主城受過淵蓋蘇文的救命之恩。

李世民軍尚未到達烏骨城,那淵蓋蘇文便接到了平壤失守的消息。他的根基可是在平壤城,所以,淵蓋蘇文立刻領兵回援平壤。

不過他倒是在臨行之前做了一番布置,先領士卒夜裏出營,天明之後再返回大營,造成援軍到來的假象。接著,埋鍋造飯之時,廣做鍋灶,以迷惑唐軍斥候。當這一切布置完之後,這淵蓋蘇文才領四萬大軍回援平壤,誓要奪回平壤。

他先派遣了三千騎兵作為先鋒,先行一步趕往平壤,打探一下敵方虛實,聯絡一下平壤附近兵馬。可是在一天下午,那騎兵將領竟然帶著不到一百的殘兵找到了淵蓋蘇文,向其稟報,說是自己的三千騎兵遭到唐軍偷營,死傷大半,逃出來的就隻有這些人。

淵蓋蘇文聽著將領一說,倏然一驚。難道那攻取平壤城的唐軍數量龐大,竟能分兵出來一戰?

在接下來的行軍之中,淵蓋蘇文就要小心多了,雖然離平壤城隻有一天的路程,但是,本著小心為上的原則,淵蓋蘇文還是緩緩行軍著。

然而,這種謹慎並未有讓他的大軍擺脫被襲擊的命運。

當手持武器的步卒緩緩行進的時候,忽然間,驛道兩邊的樹林之中忽然射出一支支的弩箭。猝不及防的高麗士卒紛紛中箭。這些弩箭射得極準,多是直貫太陽穴。士卒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