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伏俟城下(1 / 2)

一騎快馬奔馳著往李靖大營的方向過來。

“什麼人?”夜幕之中看不清來人衣著,哨兵大聲喝道。

“偵察營報信!”來人疲憊的聲音在黑暗之中響起。一塊銅牌被扔進了營牆之內。

片刻之後,大門打開。

第二日一大早,李靖便將諸將請至大帳之中。

“諸位,昨夜南路軍那邊來了斥候前來報信,今日便讓這斥候當眾給大家說一遍南路軍那邊的情況!來人啊,將那斥候請上來!”

片刻之後,一名士卒走進大帳。張允文一看,卻是自己偵察營中的一人。這人張允文還認得,叫做淩中,這家夥最大的特點便是能吹,往往一點小事都可以吹個長篇大論出來。

淩中進入大帳之後,向四麵眾人行了一禮,開口道:“大總管,眾位將軍,頭兒,說起南路大軍行軍之事,當真可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了!自我等隨王爺南下,一路往南,地勢漸高,人煙消失,千裏無人,隻有我大軍在茫茫荒原上翻山越嶺,獨自行軍!這間之地勢,高峻險拔,行軍其上,似乎連呼吸都有些困難了!雖是夏日,但山頭之上,白雪皚皚,經久未化,寒風呼嘯,刺人肌骨。盛夏降霜,乃是常有之事。不知有多少的弟兄倒在這段路上。到了破邏真穀時,此地毫無水源,隻得人齕冰,馬啖雪,嚼著幹糧和馬肉,一路南行。就是在那時候,頭兒你撥給我們的四羽鴿子被士卒們給吃了!”說道這裏,淩中用一種悲憤的眼神控訴,“吃就吃了吧,他們居然還嫌肉少,讓我們以後喂鴿子的時候喂肥一些!”

聽到這裏,張允文麵無表情的將目光轉向李靖,卻見後者尷尬一笑,將頭扭到一邊去。

這時候淩中繼續道:“終於,五月的時候,我等在烏海追上慕容伏允,與之大戰一場,那一戰真是天崩地裂鬼哭神嚎啊,連續殺了兩日,斬去名王三人,斬殺士卒多不勝數,伏允不知所蹤。侯將軍懷疑伏允繼續往西逃竄,便領著大軍往西追趕,同時派出我等數騎前往各部通報此戰結果,並讓眾將軍注意搜查伏允行蹤!”

聽得淩中述說完畢,李靖示意他下去,然後對帳內諸將道:“眾位有何看法?”

薛萬均當先道:“末將以為,烏海之戰過後,伏允銳氣盡失,定抱頭鼠竄,做逃遁之事!”

契苾何力也說道:“若是能知曉其行蹤,遣騎兵銜尾殺之,則定能生擒伏允。唉,可惜王爺和侯將軍不熟地形,坐失良機啊!”

二人話音落下,李靖便笑道:“你們二人的想法倒與老夫不約而同。不過這伏允如今身在何處,眾將可有猜測?”

眾將頓時沉默下來。這時候張允文卻是十分肯定的說道:“在伏俟城之中!那伏允定在伏俟城之中!”

“哦,允文是如何確定的?”

張允文笑道:“這西海之東,之南,他已無處可去,隻能到西海之西去了!”

李靖聞言,頓時微微點頭,說道:“老夫也以為這伏允在伏俟城之內,所以,我大軍當盡快行軍,趕到伏俟城去!

伏俟城位於西海西麵。整個西海的形狀猶如一條魚,伏俟城便在西麵的魚口之中。

此時的慕容伏允確實實在伏俟城中。作為一國之都,伏俟城雖然比不上長安,比不上大唐的上州州城,卻比得上中州州城,無論是人口還是城池的大小。

伏俟城的城牆雖然不是像大唐的城牆一樣用青石牆磚砌成,但是,這城牆卻是用厚實的黏土加上粗大的木料為基砌成的。其堅固程度一點也不下於那些用牆磚砌成的城牆。

在這樣的城牆裏邊,伏允並不能感到一絲心安,他甚至常常在夜裏被驚醒過來,滿頭是汗。夢裏,他夢見自己所在的伏俟城被唐軍攻破,神色猙獰的唐軍衝入皇宮之中,如同猛獸一樣遇人便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