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此人曾三次出使天竺。貞觀二十一年的時候,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三十多人出使天竺。
然而同一年,與大唐交好的摩迦陀王屍羅多逸逝世,國內陷害大亂,叛臣阿羅順那自立為主,僭奪天竺寶器,偽立為王,因地遙天遠朝廷居然未聞。
纂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兩千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從騎皆遇難,王玄策被擒扣押。後來,王玄策、蔣師仁尋機逃脫,發誓要滅絕印度,以雪使者被殺之恥!兩人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一路來到了尼泊爾。在尼泊爾,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吐蕃王鬆讚幹布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同時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外加吐蕃鬆讚幹布派來了一千二百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近萬。自命為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
當時吐蕃王鬆讚幹布分別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為皇後。
在北天竺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印度數萬象軍。阿羅順那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餘。貞觀二十二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印度兵將三千,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印度,並發誓要盡滅印度。而印度兵將與唐軍一接觸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印度,求得東印度王屍鳩摩援兵,接著再招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玄策、師仁設分兵用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坑殺。最後,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萬據守的朝乾托衛城也被蔣師仁攻破,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印度滅亡!
由於東印度援助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印度。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幹,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王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一人滅一國!
此等壯舉,每當張允文回顧之時,皆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如此人物,實乃國之幹城,當得起英雄二字。
可惜的是,如此人物竟然因一個天竺僧侶而失去了大好前途。在戰場之上,王玄策俘虜了一位名叫那羅邇娑婆的天竺僧侶。此時的李世民和他曾經嘲笑過的秦皇漢武一樣,也在追求長生不老,王玄策便將這名自稱活了兩百歲,專門研究長生的天竺人獻給李世民。這羅邇娑婆很快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開始為其煉製“延年之藥”,,然而不久之後,李世民便中毒而亡。時距王玄策歸國僅僅一年。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牽連,仕途受阻,終生再未升遷。
而如今,張允文遇到這王玄策,豈會讓這位堪比蘇秦張儀的人因為一個天竺和尚而就此湮沒,寂寂無聞?
所以,他用一種詭異的眼光看著王玄策,直看得後者汗毛豎起,坐立不安。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