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趙德言(2 / 2)

再看看這些大臣,無一例外全是文官。若是要把女兒嫁給武將的兒子,說不定李世民會舉行一次演武大賽。

李世民站起身來,走到欄杆邊,向眾人道:“今日大雪紛飛,朕有感而發,先作詩一首,算是拋磚引玉吧!”

說完,作沉思狀,來回走動片刻,忽然朗聲道:“碧昏朝合霧,丹卷暝韜霞。結葉繁雲色,凝瓊遍雪華。光樓皎若粉,映幕集疑沙。泛柳飛飛絮,妝梅片片花。照璧台圓月,飄珠箔穿露。瑤潔短長階,玉叢高下樹。映桐珪累白,縈峰蓮抱素。斷續氣將沉,徘徊歲雲暮。懷珍愧隱德,表瑞佇豐年。蕊間飛禁苑,鶴處舞伊川。儻詠幽蘭曲,同歡黃竹篇。”朗誦完畢之後,向正作品讀狀的眾大臣道,“此詩名為《喜雪》,眾卿家以為如何?”

頓時間,讚聲一片,馬屁如潮,隻聽得李世民眉開眼笑的。

張允文則是滿臉崇敬的看著李世民。這可是真正的崇敬。縱觀整個中國曆史,像李世民這種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體的妖人級人物,在他前麵有個曹操,在他後麵有個**,餘者皆是要差上一點。

李世民高興之後,就輪到剩餘的眾人前來作詩了。

隻見那些大臣門紛紛推辭,說是陛下佳作在此,他們不敢再作詩獻醜,況且靈感不足,難以作出來。於是,整個亭子中,就隻剩下一眾公子了。

首先起來的是蕭銳,隻見他先是望了長孫氏身邊的襄城公主一眼,然後道:“陛下作《喜雪》詩在前,草民安敢再作詠雪之詩!今日見皇宮嵯峨,有感而發,作詩獻於陛下!”說完,隻聽他曼聲朗誦道:“紫宸嵯峨連,玉宮蔽霄漢。飛閣臨無地,層巒出雲間。居中馭四極,帝風臨八麵。萬邦不辭遠,大哉麟德殿!”(此詩乃是小半瞎掰的,各位喜愛詩詞的朋友不要較真哈!)

蕭銳的這首詩一出,張允文不由翻個白眼,這人也太無恥了,拍個馬匹竟然如此的裸。也不知道含蓄一點。

倒是在場的一些大臣聽到這首歌功頌德的詩之後,齊齊稱好。當然,說話時是看著蕭瑀的。

蕭銳吟誦之後,接著一名又一名的長安公子起身吟誦自己的詩作,當然,其中多是如蕭銳這般拍李世民的馬匹的詩。隻聽得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未曾歇過。當然也有一兩首寫得好些的詩,向房玄齡之子房遺直的詩,就寫得不錯。至於那長孫衝,裝腔作勢的忸怩了半天,還是憋出了一首歌功頌德的詩出來。直讓長孫無忌老臉通紅。

待眾人吟誦得差不多,那站在裴寂身後的趙德言一下子出列。

李世民見到他,先是眉頭一皺,接著道:“趙卿也在此處?嗯不知趙卿有何妙詩獻上?”

趙德言行了一禮,朗聲道:“草民前日感秋風入體,特作《秋風》一詩,今日詩會,便拿此詩前來獻醜。”說完,大聲誦讀道:“秋陰高紫層,鳴蟬藏已深。晨霧濕飛鶴,玉露滴古藤。井桐黃葉舞,雕玉暗香生。借得憑淩意,吹帆上青雲。”(此詩小半抄自網上,稍作修改!)

聽到這首詩,李世民眉頭一皺,隨即笑道:“趙卿若想直上青雲,那可得看看趙卿的本事!科考在即,趙卿還是多多溫習典籍啊!”

趙德言一揖之後,默默退到裴寂身後。

張允文看著趙德言有些不甘的樣子,忽然靈光一閃,猛的記起此人來。此人在中原沒有多大作為,後來去突厥,成為頡利可汗的心腹,並且製訂了一係列的政策,使得頡利親胡而遠突厥,導致突厥人心離散。而胡人貪冒多反複,草原上征戰不止。同時在突厥作威作福,使得突厥許多部落叛逃頡利。

想到這裏,張允文不由深深的看了趙德言一眼。此人是個人才,搗亂的人才,若是放到突厥去,以後討伐突厥之時也可少幾分阻力,多一名內應。

這時,張允文忽然聽到李世民在喊自己,頓時回過神來,向李世民道:“呃不知陛下有何事喚微臣?”

李世民笑道:“允文啊平時朝會上你也喜歡走神,如今這詩會上你怎的也走神了!朕都喚你三遍了!”

張允文連忙請罪。李世民笑道:“在場的幾位大人希望允文能作詩一首,供大家品鑒,朕也想聽聽允文的大作!”

張允文賠笑道:“可是微臣乃是武將,不通文事……”然而話沒有說完,就被李世民打斷:“你小子少廢話,難道非得在汝南或是柔兒麵前才做得出詩來?”

李世民此言一落,眾人頓時一陣輕笑。

張允文咬咬牙,走上前來:“好,微臣今日便作詩一首!”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