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一:讓受試者坐在電腦熒屏前,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不停出現的96個字母。如果看到特定的字母,就要立即按一下按鈕。在這個簡單的測試中,3個組的人員表現的都不錯。
測驗二:讓受試者注視一排又一排由20個字母連成的相同組合,一發現其中一個字母換了位,立即按下按鈕。結果,不吸煙的人反應最快;一直吸煙的人,在尼古丁的刺激下,反應比暫時停止吸煙的人快些。
測驗三:讓受試者默記一組字母或數字,當看見熒屏上閃現的各種組合中,有默記的字母或數字時,立即按按鈕。這種測驗短期記憶的方法得出的結果是,不吸煙的人犯的錯誤最少;暫時停止吸煙的人,犯的錯誤次數少於一直吸煙的人。
測驗四:讓受試者閱讀一段文字,然後回答一些與該文字有關的問題。對於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不吸煙的人能夠比一直吸煙的人多記憶20%的內容;暫時停止吸煙的人其表現也勝過那些在測試前剛吸過一支煙的人。一直吸煙的人不僅顯得記憶力較差,也分不清文字中哪些部分是重點,哪些部分是無關緊要的。
測驗五:讓受試者控製模擬的汽車方向盤、換擋杆和油門,並要應付突然出現的驚險場麵,例如,急轉彎、忽然出現的車輛和障礙物等。測試結果顯示,暫停吸煙的人,碰到前麵車車尾的次數,比不吸煙者多出大約70%。剛吸過一支煙的人,表現更差。和不吸煙的人相比,他們發生的模擬車禍,要多出許多。撞車次數是不吸煙人的3倍。
科研人員認為,測驗越複雜,吸煙者的表現越比不上不吸煙者。吸煙者在通常的情況下,可以勝任多種工作,但是,在一些認為比較複雜的條件下,和某些突發性事件麵前,吸煙者的智能和應變能力往往較不吸煙者差。比如,吸煙者可以把車開得很好,但是在行駛過程中,出現了突然的事件以後,他們的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許就不如不吸煙的人,特別是吸煙會使睡眠不足的駕駛員受到的影響更大。
不看不知道
吸煙對記憶的影響
英國學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吸煙加速記憶力喪失。如果人到中年依然有吸煙習慣的人,記憶力會受到明顯的損害。
《美國公共健康雜誌》一篇文章指出,四五十歲的吸煙者跟不吸煙者相比,詞彙記憶力顯著下降。不論社會經濟條件如何,不論男女,每天吸20支煙的人,記憶力喪失情況最為嚴重。研究人員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測試,測量被試者精神狀態,其中一項記憶測試專考記憶力。每個單詞顯示兩秒鍾,顯示15個單詞過後,研究人員要求被試者根據記憶默寫下來盡量多的單詞。另一項速度和精神集中測試要求被試者在一分鍾之內找出指定材料內的所有指定詞彙。結果顯示,四五十歲的吸煙者記憶力顯著下降。研究人員同時發現,在此之前戒煙的人,記憶力下降的態勢不那麼明顯。
研究的負責人,倫敦大學的馬爾庫斯·理查德茲(Marcus Richards)博士稱,目前普遍懷疑吸煙會導致血壓升高,減少腦血流量,加重動脈硬化,造成腦血管狹窄、腦血管阻力增大。記憶力喪失是大腦功能受損的結果之一。
理查德茲還說,吸煙和大腦功能之間的相關性十分複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從我們掌握的若幹定量數據來看,吸煙的確導致腦部供血情況的改變。香煙煙霧中的化學物質亦可直接損害大腦。”
吸煙對智力的影響也已經被證實了。蘇格蘭阿伯丁大學科學家調查了465名年齡為64歲的誌願者,其中約一半人是嗜煙者,讓每名誌願者做一套測試題以評估他們的智商和記憶力。然後科學家將參試者的結果與保存在檔案中1947年進行的類似測試結果進行比較,當時進行了為期11年的調查。
比較結果表明,嗜煙者在向他們提出的全部測試題上均比不吸煙者得分低,從進行首次調查以來的幾十年中,吸煙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和再現信息能力大大降低,並且令人感興趣的是,科學家排除了各種“第三”因素的影響(如社會地位、教育水平、工作性質飲酒等),上述各項能力仍然降低了幾倍。
請不要以為隻有一天抽煙達到10支以上才會成癮,一支煙已經足夠使大腦在煙霧中不能自救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青少年即使隻是偶爾抽煙也會很快成癮。
科學家們對美國馬薩諸塞州(位於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1246名年齡在12歲左右的學生進行了為期4年的觀察研究,詢問他們的吸煙習慣和成癮症狀等。結果發現,在有煙癮的青少年中,10%的人在首次吸煙後兩天內就上癮,25%的人在一個月內上癮,一半的人在吸煙數量達到每個月7支時上癮。
研究發現,青少年即使每個月隻吸幾支煙,嚐試戒煙時也會出現尼古丁戒斷症狀,例如抽煙的欲望強烈、焦躁不安、易怒和注意力難以集中等。這與近來的一些研究結果是相符的。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一支香煙裏所含的有害物質就足以使人腦中的受體飽和,在首次吸煙後一天內,大腦的功能與結構就會被永久性地改變,從而觸發煙癮。
是的,沒錯,文中提到的“有害物質”就是尼古丁(nicotine)——一種難聞的、味道苦澀、無色透明的油質液體,揮發性強,在空氣中極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於水及酒精中。
人們抽煙的時候,尼古丁會通過口、鼻、支氣管,被人體很快地吸收,隨血液流到大腦,刺激腦細胞,產生一種“莫名的愉悅快感”,並能促進腎上腺素等物質的釋放,加快血液循環,使大腦獲得充分的氧氣和養料,而感到神清氣爽,精力旺盛。而且,尼古丁可以模仿乙酰膽堿這種神經傳遞物質的作用,同許多神經原表麵的尼古丁受體結合在一起並通過激活相關神經來釋放更多的多巴胺,促使人的清醒程度提高、注意力更為集中,從而緩解憂慮忍耐饑餓。可是這種情況持續時間不長。受尼古丁影響,人們在停止吸煙數分鍾、數小時或是更長的一段時間後,便又想重溫吸煙時的這種興奮而愉快的感受,並感到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煩躁、憂心忡忡,進而出現頭痛、心慌、昏昏欲睡、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困倦、注意力渙散等一係列症狀。然而,一旦卷煙重新上口,這些症狀又都會神奇地消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煙癮”,這使得許多吸煙者對煙欲罷不能,並且越加渴望。這是因為經常吸煙會使大腦中的尼古丁含量始終處於很高水平。神經元受體對尼古丁越來越不敏感,對多巴胺釋放的刺激作用也出現減弱,原來的煙量再也不能滿足吸煙者的快感,吸煙者由此對尼古丁產生“耐受性”(指人體對藥物反應性降低的一種狀態)。當吸煙者停止吸煙數小時後,體內尼古丁含量出現下降,神經元受體變得異常敏感。此時乙酰膽堿的活性超出正常水平,使吸煙者變得煩躁,四處尋煙。
不看不知道
女性吸煙的危害會更大
所有的數據均顯示,女性吸煙所造成的身體的危害比男性更大。
1.影響美容:吸煙女性的皮膚比不吸煙女性要顯得衰老,皺紋多,色澤帶灰。尤其是兩眼角上下唇部及口角處皺紋明顯增多。
2.更易感染艾滋病:吸煙會導致活化的免疫細胞和淋巴細胞明顯減少。影響陰道、子宮頸和免疫係統,使免疫力下降。因此在相同情況下,女性吸煙者將比不吸煙的同胞更易感染艾滋病。
3.降低生育能力:吸煙女性的不孕率可達10~30%。
4.引起流產:吸煙女性的早產發生率是不吸煙女性的2倍,並且,每天吸煙10支以上的孕婦,流產率將比不吸煙孕婦高一倍以上。
5.嬰兒的致畸率明顯增高:吸煙女性分娩的嬰兒致畸率是不吸煙女性的2~3倍,其中患先天性心髒病的比例為73%,患白血病的危險要高一倍。此外,像無腦兒、癡呆等發生率也有顯著增高。
6.減少乳汁分泌:吸煙會導致乳汁分泌減少,並且尼古丁還可隨血液進入乳汁。每天吸煙10~20支的女性,在1公斤乳汁中可分離0.4—0.5mg的尼古丁,這對嬰孩健康是嚴重的威脅。
7.更易罹患癌症:吸煙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比不吸煙女性高40%,而患宮頸癌的可能性則為不吸煙女性的15倍,患卵巢癌的危險性高28倍。
8.更易腦卒中:每天吸1—4支煙的女性患腦卒中的可能性比不吸煙女性高1倍多。吸煙超過5支時則會高出5倍多。
與其說是“大腦迷上了尼古丁”,不如言“尼古丁愛上了大腦”。因為如果尼古丁像喜歡大腦受體那樣愛上肌肉受體,那麼隻需一根煙就足以使人斃命。
任何一種分子如果想要與它的受體相互結合,那麼,這兩種物質之間必須要形成化學鍵,即分子要攜帶相反的電荷,同時還要具有受體的結合位點。盡管尼古丁在大腦以及肌肉中的受體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尼古丁隻喜歡和大腦受體結合,而肌肉受體它卻不予理會。
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化學家丹尼斯·多爾蒂(Dennis Dougherty)和他的同事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所有的差別都是由一個簡單的氨基酸造成的。大腦受體具有一個賴氨酸分子——其負電荷能夠更加有效地接近尼古丁分子,而肌肉受體則具有一個甘氨酸分子。科學家雖然暫時隻能推測大腦受體和肌肉受體為什麼具有如此大的差別,但搞清尼古丁受體家族中的結合交互作用將能夠為人們戒煙提供極大的幫助。
另一個振奮人心的實驗結果是法國科學家準確地發現了試驗鼠大腦中能夠對尼古丁產生依賴的“嗜煙點”,而且他們認為,該點將有可能可以與大腦分離並不影響整個腦部健康。這樣做就將能夠幫助“癮君子”成功戒除煙癮,並一勞永逸。
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的科研組領導人說,他們發現在試驗鼠大腦中的VTA區域(膽堿能細胞體集中存在的區域之一)的細胞能夠認知尼古丁的數量並對它產生依賴性。科學家在研究中,人為地遏製了試驗鼠體內的某些基因的生長,結果這些小鼠就缺乏了對尼古丁的接受體,它們大腦中對尼古丁的感受遭到阻斷,它們就不像正常的試驗鼠一樣會產生尼古丁癮。而當研究人員給這些試驗鼠注射了相應的基因後,它們大腦中對尼古丁的認知係統得到連接,它們的尼古丁受體重新被激活,它們就會尋求尼古丁來滿足需要,來得到尼古丁所造成的特殊快感。這個實驗可以說明,隻要控製大腦一個小區域,就有可能奇跡般地對香煙、毒品等上癮的惡習進行治療。如果在研究中找到阻斷尼古丁和毒品化學物質進入人腦相關細胞的途徑,那麼徹底戒煙戒毒將是可以達到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