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信念開啟卓越之門(1 / 2)

如果我們常把信念看成是一些信條,那它就真的隻能在口中說說而已。信念是一種指導原則和信仰,讓我們明了人生的意義和方向,信念是人人可以支取,且取之不盡;信念象一張早已安置好的濾網,過濾我們所看的世界,信念也象腦子的指揮中樞,指揮我們的腦子照著我們所相信的去看事情的變化。

德雷科·鮑克表示,無論是求職還是創業,隻有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不致使自己的誌向落空。

司圖爾特·米爾也曾說過:“一個有信念的人,所發出來的力量,不下於99位僅心存興趣的人。”這也就是為何信念能啟開卓越之門的緣故。當我們內心相信,信念便會傳送一個指令給神經係統,我們便不由自主地進入信以為真的狀態。堅定的信念可以使我們堅定誌向,可以督促我們積極行動。

所以,若能好好控製信念,它就能發揮極大的力量,開創美好的未來;相反的,它也會讓你的人生毀滅。在過去,宗教會鼓舞成千上萬的人,給予他們力量,做出認為不可能的事。堅定而成功的信念,能幫助我們挖掘出深藏在內心的無窮力量。

旅途中,指南針和地圖可以使遊人辨明東西南北;在人生中,信念也有如此作用,指引出我們要去的目標,並確信必能到達。然而沒有信念的人,就象缺了舵少了馬達的汽艇,隻能在人生的汪洋中沉淪。所以在人生中,必得要有信念的引導,它會幫助你看到目標,鼓舞你去追求、創造你想要的人生。

事實也的確如此,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象信念這樣,影響我們如此巨大。人類的曆史,根本就可說是信念的曆史。象耶穌、穆罕默德、哥白尼、哥倫布、愛迪生或愛因斯坦等人,他們何嚐不是改變曆史,也改變我們信念之人。若有人想改變自己,那就先從改變信念開始;如果想效法偉人而成功,那就效法他成功的信念吧!

許多人在催眠狀況下,碰觸一塊冰塊,然後告訴他們是一塊燒紅的金屬,結果在碰觸部位就冒出水泡。有許多人都知道安慰藥的作用,它對治病不一定真有效果,多半是用來哄騙病人,使其心理相信,達成治療效果。卡曾斯就親身體驗過信念的力量,因而消除病因,他說:“人體的康複,除了吃藥打針之外,最需要的是康複的信念。”

請問,你的人生信念來自何處?如果你想要成功,最好聰明點,小心地選擇你的信念,可別象一張粘蒼蠅紙,粘到什麼信念就抓住不放了。在此,你要記得,我們啟動的潛能、得到的結果,都是由信念而開始的動態過程。

假設有個人,他對做某件事沒有信心,所以就自認為是個無能者,象這樣懷抱失敗的念頭,你猜他能發揮多少潛能?不會太多。因為他已經送了一個預期失敗的訊號到腦子裏。如果在一開始就有這種念頭,請問他會怎麼做?他會有自信、有幹勁、始終不改、堅持到底嗎?他會全力以赴嗎?實在是不太可能。如果你深信會失敗,幹嘛還要困獸猶鬥?這時你的信念就會加強你的不能,不斷地把這種信號送入你的神經係統,限製你發揮潛能,使你做起事來無精打采、躊躇不前。你想這副樣子,會有什麼結果?如果結果真是這樣,對於你以後做事會有什麼影響?毫無疑問,消極的信念將就此惡性循環下去。

失敗不斷滋生失敗。那些鬱鬱寡歡、麵對破碎生活的人,就是長期以來得不著所求的,以致讓他們不再相信能創造所要的結果。他們根本不打算發揮潛能,隻想能過著守株待兔的日子。結果是,生活更悲慘,甚至於整個信念崩潰。

假設你打從一開始便有積極成功的信念,甚至於每根神經都相信自己會成功,那麼你會發揮多少潛能?可能不少。你打算采取什麼樣的做法?你會抱著懶懶散散、無精打采的做事態度嗎?很顯然,這時你會興奮、有幹勁、滿懷成功希望、做得又快又好。如果你是這樣的賣力,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這必然是一個良性循環——成功滋生成功,不斷產生更多的成功,而每一次的成功,就讓你產生更多的信心,並有衝勁去追求更上一層的成功。

信念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巨大的作用,就在於他能不斷地把信息傳給腦子和神經係統,造成期望的結果。所以,如果你相信會成功,信念就會鼓舞你達成;如果你相信會失敗,信念也會讓你經曆失敗。

德雷科·鮑克提醒求職、創業的年青人:不論你說能或不能,你都算對。

既然信念有很大力量,那麼,我們該擁有哪種信念?

如何去培養它呢?

既然信念是決定我們潛能發揮程度的關鍵,那麼信念到底是什麼?實際上每一個人的經驗,也就是你儲存在腦海裏的,你說過的、看過的、聽過的、摸過的、嗅過的、嚐過的。當你肯定地說你記不得,你的神經係統就給了你一個記不得的指令;當你說你記得住,你就給神經係統一個指令,打開通往腦海記憶部分的通道,而你所需的答案就源源不斷地流出。

信念是很容易解釋的;它是預先形成、預先組成的認知係統,以始終如一的方式,過濾一切到我們腦中的信息。那麼信念來自何方?為何有人擁有推向成功的信念,而其他人擁有失敗的信念?如果我們打算效法那些推向卓越的信念,首先就得找出它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