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雲深處有人家(1 / 3)

行走在寬闊的大道上,人來人往,甚是熱鬧。黃州雖不是什麼繁榮大城,但也是地物豐饒,民生淳樸,一派祥和之氣。

蘇軾拿著寶劍木匣,走在兩衙役中間,左看右望,也很是欣慰。他感激曹太後、王安石等人的救助,才能保有今日之命,也慶幸沒被貶往西陲之地,這樣的安詳小城,對自己已是莫大的恩助了。

像這樣一座城市,美麗如彩虹,也靜守於此,縱使自己被困在此處,卻也可以安然欣賞,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這裏,蘇軾不禁淡淡一笑,手中的木匣則是握得更緊,下一刻,他隻盼早點找個歇腳之地,和老朋友曬上一會兒暖洋洋的天,喝上幾杯交心的酒。

“大人,是直接去衙門,還是先回府上安置行李。”左邊的衙役開口問道。

蘇軾聽罷才回過神來,笑著朝他身後的天色望去,悠悠地來了一句:“還不急。”

“可是……”當差的小哥眉頭有些微皺,似說還休。

“你們先去驛館安放行李好了,我待會兒自會去拜見徐太守的。”

“但是,大人……”這廂竟是有些無奈了。

察覺到衙役臉上的難色,蘇軾有些打趣地伸手指著自己的鼻子,比劃道:“放心吧,這個‘大人’丟不了的。”

見對方還是一愣一愣地不知如何是好,蘇軾便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裏好山好水,我隻是想一個人走走看看,不會叫你們為難的。”

“額……小人……小人也沒別的意思,隻是……”衙役麵露赧色,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蘇軾笑道:“莫要著急,我不會一走了之的,我身上就這幾兩銀子,若想浪跡天涯的話,恐怕明晚就沒地方可以下榻了。”

“可……這……”

“好啦好啦……”蘇軾抬手搭住二人的肩膀,笑道,“我隻是一時饞嘴,想嚐嚐這黃州城的小吃美酒,不會耽誤多少時間的。你們自去驛館等我,黃昏之前,一定回來。”

見“蘇大人”如此執著,倆衙役也沒得辦法,隻好默默地領命離開。

而蘇軾則是微笑送走他們,望著那輛略顯陳舊的馬車,緩緩地消失在人群中,他頓覺胸口一鬆,仿似即將高飛逍遙的風箏。但還未迎風,心下之線又是一緊,低頭看著手腕上暗紅的血痕,那是鎖鏈禁錮的印記。遙想往昔,是非之獄依然曆曆在目,隻不過轉眼一場煙雨,大牢變小籠,該一笑都付荏苒之中。

片息的出神,差點令蘇軾忘了想要飲酒的願望。他摸了摸腰包,發現還真隻有幾兩銀子,於是隻能苦笑幾聲,繼續往前走了。

雖然蘇軾算不上嗜酒如命,但他卻是一個有品位的酒鬼,隻有真正的美酒才能滿足這上湧的酒癮。或許是路途之上過於平淡,亦或者品嚐了那無根之水,才叫此刻的他急著想嚐嚐這黃州的滋味。對於懷中藏著寂寞的旅人而言,無論你來自何方,將要行向何處,偶爾停下腳步,來小酌幾杯,都會無比的暢快。

隻不過,沿途已經路過了三四家客棧酒樓,卻仍舊勾不起蘇軾肚子裏的酒蟲,因為他覺得客人還不夠多,酒香還不夠濃鬱,還不值得自己把現有的全部家當都付出去。

終於,半盞茶以後,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目標,一家富麗堂皇,賓朋滿座的酒樓。自一個月前離開汴京時,喝了王安石所贈的桑落後,他就再也沒沾過一滴酒,這於蘇軾而言,無疑是個煎熬。

“白雲居,有點意思。”蘇軾站在酒樓門口,往裏麵瞅了兩眼,見裏麵夥計正忙裏忙外地招呼著,便也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