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涯倦客(1 / 2)

楔子

八荒之中有四海,四海之內有神州。

大唐王國,高居東土,昂然於世,仿若龍角,雄拒東、北兩海。

宋人偏居南隅,國小兵微,幸得上天眷顧,北有長江縱橫,東靠波瀾大海,西倚昆侖、峨眉兩大天山,百年以來,未有大敵來犯,民亦安居樂業。

但二十九載前,西域七大諸侯國一統於秦王之手,自此神州大地,血雨腥風起。

東唐,西秦,南宋,北清,中漢州,雖是五國鼎力,但紛爭亂戰卻是從未停歇,以致於大地失色,天空裂變,相互製衡之勢逐漸被打破。

對此,唐皇高瞻遠矚,聯盟漢、宋,共禦強軍。

中元1062年,唐國宰相張九齡出使汴京,宣揚國法,顯開元之盛。神宗為不輸國威,派當年殿試第一,少年揚名的蘇軾,上台劍舞,以展宋國風采。

張九齡亦是年少成名,見其神劍舒展,不禁情難自已,共邀比劍。

雙雄爭輝,氣衝鬥牛,直鬥得雲卷雲舒,晝夜顛倒。

眼見如此勝景,安有不心馳神搖之理!

毫筆即揮,作後世流傳之舉。

“這是師父讓我交與你手,好好保重。”

蘇軾靜靜地撫摸著古樸的畫卷,蒼穹之色上,高懸五星連珠,劍雲吞吐之間,日月共耀,天地的精華,仿佛都要從那雄勁的筆端噴薄出來!

往昔光彩劍華曆曆在目,而今再看卻是影影綽綽。

“都是四年前的事了……”蘇軾苦笑一聲,輕輕而歎。

“人生在世孰能料,安能行歎複坐愁。子瞻,願你一路平安,師兄……”

“謝謝師兄。”

蘇軾抓起身前一樽酒,仰頭一飲而盡。清酒濺濕了他的衣襟,但他卻全然不在乎,躬身一拜,揮袖離別這繁華都城,離別這家國天下之夢。

“如果當時,我沒有留情的話……”

想到此處,蘇軾的眼前,已是一片朦朧。

----

第一章天涯倦客

細雨飄飄,微風徐緩,山野林間,一片迷蒙。

這才剛入八月,卻已有了深秋的感覺,一絲清涼沁入心間,輕輕地蕩漾,不禁泛起了旅客記憶的漣漪。

不是身外物,自謂一番涼。

或許不是天氣冷,而是人的心涼,所以才感覺這天地萬物,都應是淒哀的。

蘇軾抬起右手,用食指拭去臉上的水滴,微微一笑,掀開鬥笠,望向這灰蒙蒙的天空,感受這自然世界所帶來的生機與溫度。雨絲雖小,但卻還是漸漸地打濕了他的臉龐。

或許天空它不明白,如此一位才華橫溢、傲世卓絕的天之驕子,為什麼會默默地在這樣一個荒僻之地,獨自淋雨。而正是因為它沒有七情六欲,才能夠給予蘇軾足夠的享受——那種從天而落,未沾一絲汙穢的,最純真的享受。

“大人,您還是撐把傘吧,不然會得風寒的。”

“噓!”

蘇軾豎起食指,一吐氣息,眼睛露出柔和的目光,看了看旁邊呆站著的衙差,又是微微一笑,輕聲道:“知道了。”

衙差守在一旁,看著平靜的蘇大人,終是歎了口氣,默默地撐著傘走開。

而蘇軾則是仰望著蒼天,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天地的純淨,仿佛在這一刹那,得到了升華——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寧靜。

“小夥子,這雨好喝不。”坐在前麵趕驢子的老農夫笑道。

蘇軾慢慢地吐納出一口氣,閉眼冥思了幾秒鍾,開口笑道:“老爺子,這裏的天,是不是每天都這麼美。”

老農夫抽了驢屁股一鞭子,笑道:“這天可沒這驢子好管喲。”

蘇軾靠在略濕的草垛上,眼神望向後麵緩緩跟著的馬車,目光忽然顯出一絲呆滯,但立馬又映為一片煙雨,笑道:“這雨的味道,竟比那些仙漿瓊釀,更迷人。”

老農夫哈哈大笑了幾聲,道:“俺姥爺以前告訴俺,這雨啊,是無根之水,都是上天的恩賜。”

“嗬嗬,那豈不是要叩謝老天爺了。”

“可不是!”老農夫捋了捋胡子,笑道。

蘇軾又用食指拭下幾滴雨珠,放於嘴前,輕舔了一口,細細地品茗了片刻,亦是嘖嘖稱奇。老農夫回頭見他一副小兒嚐糖的模樣,不禁又是大笑,道:“大人真是好雅興,跑到俺們這窮鄉僻壤,嚐雨水。”

蘇軾用雙臂支起身子,坐在車尾,背對著老叟笑道:“凡人的東西,畢竟不如老天給的好。”

老農夫又抽了驢屁股一鞭子,哼笑道:“年紀輕輕的,倒是一副老口氣了。”

蘇軾一聽,也樂了,當官的反而越沒了官腔,回頭看著這穿蓑戴笠的老頭,笑道:“您老還是善待一下這小毛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