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周文帝的遭遇(2 / 2)

“你放心吧,等林家二老回京,見了你這失而複得的女兒,隻有高興的理,哪會怪你什麼昧不昧良心。”

說罷,王大監又對劉太監吩咐道:“以後好吃好喝地侍候著,沒事過來陪林姑娘聊聊,這位可是出了名的話癆。”

林與歡順手摸出一塊石子朝王大監扔了過去,笑罵道:“你才是話癆,你全家都是話癆!”

王大監擺擺手,將牢門的鑰匙扔給劉太監, “以後這裏歸你管了。”

等王大監一出去,林與歡便盯牢了劉太監,陰惻惻地問:“這位大監,我有幸來在這天牢,還是多虧你照應,可還記得?”

其實從劉太監剛露出正臉,林與歡便認出,這人便是當初那個扔牌子讓她去乾正殿侍候的人,一時恨得牙根直癢,覺著一定得想個辦法報報仇,就是解些恨也行。

那個劉太監也挺奇怪,飛快回身到牢門口,向外張望了好久,又跑回來瞧瞧左右,這才低著頭道:“以後換小的侍候姑娘,若是需要什麼,姑娘盡管吩咐便是!”

“真的?”林與歡表示不信。

劉太監倒是很實誠地點了點頭。

“既這麼說,”林與歡“嘿嘿”一笑,“我要你立馬給我滾蛋!”

朱老夫人欣然接受馮夫人的邀請上門做客,結果竟是與馮老夫人一見如故,來往沒幾次,便成了馮府常客,加之雲陽公主生產在即,朱老夫人更是三天兩頭往馮府裏跑。

待回了國丈府,朱老夫人不免要跟國丈提到馮家如何好客,妻賢子孝,雲陽在婆家也極受寵,國丈聽得直點頭,表示兩家以後要多親近,有空也要請人家到府上坐坐,馮醒果然上道,不一時便真投了帖子,跑國丈府來拜訪了。

國丈親自將人領進書房,兩人皆行武出身,不免要分享各自經曆的戰役,一時倒是談興正濃,正說著,便聽外麵有人報,“李相國駕到!”

“難得這麼巧,不如馮侯與老夫一同去接接李相國?”

馮醒無可無不可地答應了。

“原來馮侯也在啊!”李相國見到馮侯,立時擺出一副吃驚表情。

“下官能在此見到相國大人,真是榮幸!”馮醒笑了笑。

進到書房,國丈又命人給李相國上茶,三人便聊了起來。

“馮侯在京城已為官多年,不知對如今局勢有何看法?”李相國開門見山地問。

“這個嘛,”馮醒笑了笑,“我等為人臣子,自當以聖上馬首是瞻,所謂局勢,非在下有資格評說。”

李相國暗罵一聲“老狐狸”,接著又道:“老夫聽說,令公子與趙王過從甚密啊!”

“唉,說來下官也是教子無方,馮廣那小子自小就好結交朋友,守渤海那陣子,一起玩的是軍營弟兄,下官也不拘著他,沒想到來了京城,這孩子便成了脫僵野馬,三教九流都認全了,什麼朋友都敢交。”

“對於趙王,馮侯是個什麼看法?”李相國不耐煩他扯東扯西,便又問了一句。

“黃口小兒,不足掛齒!”馮侯哼了一聲,“如今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都隻會耍嘴皮功夫,哪像我們當年,隻唯聖上之命是從,別的不想,一心要保家衛國,為大周開疆拓土。”

“馮侯言之有理,”國丈甚感遇著了知音,“要我說,論起打仗,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花架子,真到用的時候,沒一個能頂得上去,真不如咱們當年那幫兄弟。”

馮醒卻搖了搖頭,“國丈此言差矣,下官心中,咱大周至少出過一位青年英雄,隻可惜,天不假年,竟已化做塵土了。”

李相國心中一動,“馮侯莫非指的是晉王?”

馮醒未及回答,國丈已先抹起淚來,“我這外孫幼時便極聰明,一上戰場活泛得不得了,他那些用兵之道,還是當年老夫手把手教出來的,原指望著這孩子建功立業,我們老朱家也能沾點光,沒想到,竟是英年早逝了。”

“國丈節哀!”馮醒上前勸道,“這年輕將軍裏頭,我唯一有些佩服的便是忠義親王,西北被他守得固若金湯,這等將才世所少有,隻是沒想到,他竟落得個為小人所害的下場。”

李相國歎道:“說來也是下官的錯,那趙康在下官眼皮子底下做奸犯科,下官實在愚昧,居然也未能察覺,有愧於忠義親王,有愧於聖上啊!”

馮醒恨道:“我堂堂大周朝廷,竟出了趙康這等鑽營作惡、無中生有、欺君枉上之小人,實在是為官者的羞恥,這種人怎麼給選拔上來的,一定要好好查查,要是查出背後有人指使,我馮醒一定手刃之!”

“罪人已然伏法,咱們還得向前看。”李相國轉過臉,對一旁的國丈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