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隻好和老伴、兒媳婦四處打聽,隻要有參軍回來的,和兒子最後寄信的地方比較近的,他們都會去打聽,可他們都茫然不知。
一次次的希望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就這樣持續了不到一年,老太太就一病就不起了,嘴裏、心裏就心心念念的就是盼著兒子早日回來。可是直到最後一刻,老太太也沒有等到全家團聚就撒手人寰了。
朱同最後一封家書從瀛洲發出,朱老漢把老伴安葬了之後,把心一橫,把家裏值錢的東西當了,便帶著媳婦、孫子去了瀛洲。一路上風餐露宿、曆經艱苦走了四個多月才走到瀛洲。
到了瀛洲好不容易找到了駐守瀛洲的軍營,他們連門都進不去,幾次在軍營周圍打聽都差點被當成遼軍的探子給抓了起來。他們隻好在軍營周圍住了下來,憑著媳婦的做菜的好手藝,他們開了間小店。
時間長了,陸陸續續的吸引到一些當兵的來店裏喝酒吃飯,老漢自然殷勤相待,那些當兵的倒也爽氣,幾杯好酒下肚,不少人拍著胸脯擔保一定幫老漢把人給找出來。可是這瀛洲軍營有好幾萬人,且頻繁換防,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他們好不容易東拚西湊地問出些端倪。
原來一年多前,軍營裏突然說要挑選一批有些身手,會說契丹話且有心立功早日回家的士兵。朱同由於語言天賦好,不到一年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契丹話,且在家跟著老爹學了些腿腳,便報了名,爭取早日回家團聚。
可是從此之後,這些被選中的人就再也沒了音信,那些軍官們也吩咐手下,再也不能提這些人的事情。於是他們便好像消失了似的,再也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裏,幹什麼去了。
就這樣,任憑老漢再怎麼打聽,再也問不出朱同的去向。直到有一天,有一群衣著幹練的人突然闖進店來,丟給他們一包銀兩,然後讓他們回家,不然就全家不保。
老漢不服,就跟他們動起手來,可是沒過十招,老漢就被他們打傷了,老漢沒辦法,隻好帶著媳婦和孫子變賣了店子準備回老家。可是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卻碰到了打草穀的遼兵,朱老漢那三拳兩腳還帶著女人和孩子,哪裏是那些訓練有術的遼兵的對手,全家都成了遼兵的俘虜。
可是就在被押解的路上,老漢的孫子被分到那些變成奴隸的孩子一起,被賣給了人販子,不知去向。
那些遼人看老漢的媳婦有幾分姿色,竟然侮辱了她。之後他的媳婦便要去尋短見,老漢好不容易攔住了她,說不怪她,讓她無論如何想著丈夫還有孩子,這才讓媳婦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可是這才沒幾天,媳婦還是死於非命了。
聽完朱老漢的經曆,看著他那滿是滄桑與悔恨的眼睛,陳曉冰都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了。話說世事無常,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幾年間就變得支離破碎了。
她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電視劇裏女主角對男主角說的一句話:“生逢亂世,我們還有什麼選擇?”在這種亂世,人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又何來幸福可言?
她以前常常羨慕那些家庭富裕或是背景深厚的同學,覺得自己家境一般,就要比別人付出的多。可是現在想想,以前的日子簡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孩子,你是個女娃吧?聽大爺一句勸,在這種地方當女娃可不是什麼好事啊!”老漢也算見多識廣,陳曉冰身上的囚服雖然大,卻也遮不住她胸前的隆起。
“大爺,我知道了。”同樣的話牢裏的那個男人也跟她說過,隻是當時她沒當一回事,現在卻是深刻理會到這裏麵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