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燈塔2(1 / 2)

到了菜九考研時,也想學學海濂的樣子,與我這一層麵的全國同道一爭高下,當然,菜九的競爭對手與海濂的對手完全不在一個層麵,菜九麵對的不過是二三流角色。即使如此,菜九還是非常狼狽的。因為實力不濟,一試下來,落榜不說,而且所有科目全部不及格。到了這個時候,不由得參照起海濂當年的底氣,真是相形見拙啊。這說明,這種事情僅有雄心是不夠的,最終還是要憑實力說話。為了不與海濂拉開差距,也因為海濂播下的與天下英雄爭勝的種子始終在內心騷動,菜九又接連考研數度,屢戰屢敗,想達線都成了一種奢望。最終,又一次托海濂的福並承蒙老天爺垂憐,菜九總算僥幸地考上碩士研究生,並且與海濂較為類似的是經過調劑入學的。菜九讀研的時候,海濂已完成了北京大學派送到同濟大學的德語培訓,被派往德國漢諾威搞碩博連讀了。菜九與海濂始終保持通信,菜九每每向海濂彙報自己的近況,海濂則給菜九多方的鼓勵。菜九說向海濂彙報,並非謙辭,因為菜九將自己的進步都看成是海濂這個先行者鼓舞的結果。

經過階段的研究生學習,菜九自以為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以有一番作為,更覺得不能讓自己深陷在中醫藥這潭死水之中。畢業後,菜九進了古籍出版社工作,算是成功逃離中醫藥了,於是開始憧憬新的前景。為此,菜九搞出了一個言誌的打油詩,道是:

窮經十載終成空

揮師異路謀奇功

何日得施經綸手

揚鞭凱旋唱大風

雖然菜九雄心滿懷,但真正要幹什麼,到底能做什麼,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更糟糕的是,現實可不理會菜九的雄心不雄心,與菜九的滿懷期待相違的是,菜九直接被晾起來了,成了閑雜人員,有一段時間成天無所事事,搞得怪沒勁的。就如同是滿腔熱情,遭遇冰川,掃興之至。可能菜九的一首題為《困獸》的歪詩頗能道出當時的情狀,其片斷如下:

睜大著眼睛四處搜索

你是一隻籠中的困獸

無情的鐵欄杆並未脫去你的野性

你迫切地尋找一個出口

但以菜九當時的狀態放眼望去,還真是看不到任何出路。這樣一來,由海濂播種撩撥起的雄心壯誌,與當時的處境太不匹配了,太讓人難堪了。一想到自己的餘生極可能就要這樣無聲無息地過了,那種失落感真是難以名狀。並且越來越覺得當時的這種狀態,確實愧對海濂對我的期望,眼看出頭無望,於是便主動切斷與海濂的聯係了。聯係沒有了,海濂播種的雄心仍然在,個中的滋味,非常不好受。大概是運氣使然,經過幾年的摸索後,菜九突然發現可以在早期史料真偽的甄別方麵做一些工作,頓時鼓起了幹勁。這時,一些比較懂行的同事出於好心告誡我,高校裏這種專家多得是,他們的研究條件與資料占有,遠非你這種業餘可比,不要白費勁了。這種勸說當然有道理,隻是海濂當年的自勉,已融入到菜九的血液中去了,那些好心言辭又哪裏能阻擋得了菜九的蠢動。菜九想,他們是人,菜九也是人,憑什麼就不能跟他們搞一把。漸漸地,菜九還真的在這種地方摸索出了一些門道,搗鼓出一些東西。簡單來說,就是找到有懷疑的問題,然後把所有相關性資料全部找出來排比一番,有時還真能發現一些前人沒有發現的問題。進入互聯網時代後,菜九的所謂成果經過自己無休止的四處發布,某些私貨也漸漸產生一些影響,甚至被一些人當作評判是非及水平如何的標的。這種情況或者與海濂追求的跟天下英雄一爭高下的境界相近了。當然,菜九自以為是的成果可能並非如菜九自承的那麼了不得。所以評判自己的努力是否真有價值,也成了讓菜九時常揪心的事。後來通過網絡經驗,菜九提煉出一個認識,即遭人愛及遭人恨可能都是有價值的一種顯現。正好,菜九的若幹文字同時受到甘之如飴及恨之入骨的雙重對待,這大概也表明其還是有一些價值的。

大概是自我感覺極度膨脹,也因為上了年紀懷舊,菜九覺得應該對自己成長起過重要作用的人一一表達感謝,而海濂就應該是最重要的感謝對象。雖然菜九的後期努力海濂並不知情,但他為菜九注入的原始推動力與榜樣感召力無疑是我取得進步的重要依據。因此,盡管菜九與海濂斷絕聯係十多年,他始終都在與菜九一起戰鬥。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菜九多方打聽海濂的聯係方式,終於在2005年,與已在德國定居的海濂取得了聯係,菜九別提有多開心了。當年夏天,海濂例行回國探親,菜九終於與二十多年未見麵的老友重新聚首。海濂的模樣沒有太大的變化,大概是因為白了點壯實了些,看上去更加沉穩與儒雅了,比年輕的時候俊多了。相互交換了境況,原來他供職於德國的菲尼克斯電氣公司,菲尼克斯的中文意思是鳳凰,而菜九供職於鳳凰出版集團,真沒有想到,三十多年的老友,居然最後都鳳凰了。菜九向海濂彙報公事與私事,奇妙的是,屆時菜九已轉到科技出版社工作,正在籌劃搞一個大型中醫藥古籍整理項目--------四庫全書係列傷寒類醫著集成。想當初,海濂苦口婆心要我堅定專業思想,自己是避之唯恐不及,等到具備了一些學術眼光後,猛然發現,確實如海濂當年所說,中醫藥裏麵真有好東西呢。當年與當前,人們對中醫藥的鄙視與唾棄,多源於中醫藥的現狀與中國人的慣有習性。中國的人和中國的事,往往都是自己搞壞的,中醫藥亦不例外。作為一個流傳了幾千年的中醫藥學科,幾千年沒有太大的變化,根本就不是中醫藥本身的錯,而是從事中醫藥人等的錯。中醫藥的基礎理論成型之初,整個科學也是處在原始狀態。隻不過是其他學科進步了,而中醫藥仍在原地踏步。但即使如此,中醫藥仍然用最粗陋的認知,為最精密的人體提供了有益的認識與技法,並且能夠實實在在地解決一些最新科學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其遭人詬病的原因,也與其構架的粗陋有關,兼之從業人員中平庸之輩占主流,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其實,各行各業,哪個不是平庸之輩占主流,但中醫藥以外的行業都沒有中醫藥這種古董特色,所以被大大放過而不怎麼追究。比如說,從來看不到因為西醫看不好病治死了人,全社會就呼籲廢除西醫,道理大概就在於此。中醫藥又因為太性急搞現代化,而將原本固有的傳承模式與內容精華粗粗割裂,搞成了四不像,大批量製造菜九這種半吊子,欲其不讓人指責,亦難矣哉。中國人對祖宗的東西缺乏敬畏之心,又好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亂發議論,所以近百年來廢棄中醫藥之聲不絕於耳,當然,菜九也摻和在裏麵了,真是罪過啊。回想海濂當年對菜九的規勸,並不是因為他具有多少學術眼光,而完全是因為他看到了中醫藥中有著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可以造福人類,並不能因為其有種種不足而予以輕賤,這種態度顯然是公正的。海濂總是正確的,菜九這一輩子總是那麼後知後覺,總是搞今是而昨非的蹉跎歲月,實在是愧對海濂。經過菜九的努力,那個大型項目終於在去年(2011年)完工,在完成自己一度對中醫藥輕賤的救贖之外,也可以告慰海濂當年對我的期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