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2 / 2)

他想了半,歎道:“此條無解。”

“嗤嗤!”

那些在一旁的學生看這條如此簡單,少年都答不出來,一時有人忍不住笑出聲。

難道方才少年的臨場揮都是早已熟讀的結果?若非如此,他怎可做到?

怪夫子似乎知道學生們想些什麼,霍然轉身盯著他們。

學生看他雙目如電,渾然不似平時懶洋洋的神態,慌忙掩住嘴,嚇得不敢吱聲。

怪夫子又轉身,向著卓藏鋒深深一禮。

卓藏鋒惶恐無比,也跟著向對方行禮。

怪夫子高聲道:“老頭在此間講學三十年,從來沒遇到過一個像你一般喜好讀書並且懂得靈活運用之人,可惜老頭已然戒酒,若不然當浮三大白也,現在以禮代酒。當受!當受!

眾學生見到一向連祭酒大人都愛搭不理的夫子竟然向一個少年行此大禮,個個驚慌萬分,震驚望著卓藏鋒,心想莫非夫子瘋病又作了?過目不忘之人盛唐國雖然不多,但也並非絕無僅有,是不是有點題大做了?

推己早已覺察到夫子身上有股凜然莫犯的強大氣機,知道這老頭修為極深,看情形似乎不在師父之下,見他向卓藏鋒行禮,又看老頭泰然自若,真搞不懂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夫子平時總是一副萬事不縈懷的懶洋洋之態,此刻竟然有些微微的激動,這個變化讓學生們萬分不解。

夫子望著少年清澈的眼神,認真道:“老頭陳望博,敢問閣下大名?”

卓藏鋒聽到這個名字,悚然一動,一顆心幾乎要跳出胸腔。

他的眼前立刻浮現出《劍品》一書,那上麵著者的名字赫然就是陳望博!

讀了這麼多年《劍品》,原來眼前之人就是書籍的作者,真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不過他沒有明,忍著心頭的激動,淡淡應道:“在下卓藏鋒。”

夫子眼神灼灼,仿佛裏麵正燃燒著火焰,他盯著少年的眼睛,哈哈笑道:“卓藏鋒?好名字!你想不想知道答案?”

卓藏鋒點點頭,“其實我一直在想,可是總也解不開。”

夫子仰向觀望,然後低頭望著少年,一字一句道:“你記好了!這條注解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一名大膽的學生走到跟前,向著夫子深深行禮。

“先生,我們不懂。”

陳望博瞪了他們一眼,道:“你們若是懂了,還用留在太學院?”

夫子完倒背兩手,大笑而去,留下那名怔的學生默默想著:卓藏鋒?這個名字似乎跟驃騎大將軍有些淵源。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卓藏鋒苦思良久,隻是覺得這個注解簡直比注解的原文還更加晦澀難懂。

廟堂就在長安,長安可有江湖嗎?

走出很遠,他一直在思索著這個疑團般的注解。

在推己看來,江湖就是一支木劍,但是想忘記劍,舍棄劍道,那是萬萬不可,況且師傅也不許的。

在卓藏鋒看來,無論江湖還是方外,或者是廟堂,這些都與自己無關,他的目的是得到孟太虛的認可,並且可以找到龍域,找到段千華。

所以,他必須咬著牙,堅堅實實朝著劍道一途奮進。

但是,他決不能相忘於江湖,他的心中反而裝著的是整個江湖。於是,他必須抱著劍擁抱江湖,甚至廟堂,甚至方外。

如果有什麼阻力,那麼就將他踏碎!

他們走後沒多久,一位二十歲左右的青年軍官騎馬而來,當門房聽完對方的描述,尤其是背後木匣這個明顯的特征時,毫不猶豫指著兩人消失的道路,是姓卓的少年走了大概半個時辰,那名軍官二話不催馬疾馳而去。

門房老張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冷汗,自言自語道:“這家夥是什麼來頭?竟然讓驃騎大將軍之子姚振羽從邊關趕回,看來這京城又不得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