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斬汝人頭寄宿仇(2 / 2)

眼看那幾枚茶葉在杯中團團轉動,他卻突然想笑。

一柄劍而已,怎麼就難倒了這些高人修士?

莫非這些人真是酒囊飯袋?

喝慣了山裏的清泉,再喝上好的鐵觀音,他並沒有覺得味道更妙。看著眾人眼光都落向自己,他才慢悠悠道:“青雲觀不能白燒,老道士並非縱火之人,劉大人斟酌。”

劉大賜雙掌一擊,跺腳道:“好!青雲觀是元德派人燒毀,老道士是蒙冤受屈。”在須臾間,他就決定放棄元德。

元得和尚固然是八品修為,雖然還沒有劉大賜境界高。當初為了讓兒子多博采眾長,這才請了他。誰想到幾年時間,兒子並無長進。此時眼前少年若認出寶劍,就可以請那些刀筆吏,洋洋灑灑寫一篇《寶劍賦》呈與上峰,加官進爵手到擒來,再結交這無能的和尚有什麼用?

他自然清楚少年的意思,但是卻未料到對方如此機敏成熟,絕不錯失任何機會。想了想,吩咐士兵磨墨,即刻親自手書寫一張榜文,明青雲觀被燒過程。命令衙門筆頭照著抄錄幾十份,往各大街口要道張貼。

眼看兩名士兵拿了榜文下樓而去,卓藏鋒昂然站起。

元德此時受到冷遇,聽得劉大賜竟然不顧自己顏麵,本想作。後來一想,當此之際,劉大賜無非是為了穩住少年,令自己暫時委屈片刻罷了。而劉大賜臨場寫就的榜文不過逢場作戲,絕不會有人認真執行。

看少年站得筆直,目光中神采閃爍,劉大賜已收去覷對方之心,再次問道:“此劍何名?”

卓藏鋒對他的問題不置可否,依然接著上麵的話題道:“劍鞘上的‘刺鱗’可起到吸汗的作用,也可防潮防水氣,對保護鞘內寶劍十分神妙。”

有幾名劍修和幾個本來低微的相劍師聽了,暗暗點頭,目光再投向少年時,眼中流露出更多的疑惑。

這少年全身上下氣機不顯,看不出有任何修行,他是如何能出此劍的奧妙?

劉大賜看少年並未離坐,再次問道:“此劍何名?”

卓藏鋒一腳跨出座位,往前再走一步,沉吟片刻,道:“此劍上可通門,下可入黃泉。曾有詩言:看吾淩空飛神劍,斬汝人頭祭宿仇。”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驚呼不已。

這句詩所指是一位‘四神境’中的大劍神。據他已將下劍道繁衍到巔峰。

劍可以不知,人足以響徹寰宇。

他就是段千華,九品四神境之上的6地神仙。曾一劍破千軍,九敗下刀盟,立下萬世奇功。傳聞十年前在棲鳳山羽化,隻是不知他的劍為何落在淵湖。

“如此來,此劍名為‘快雪’!”劉大賜神采煥,有些手舞足蹈,揮手道:“快取黃金十兩,賞給這位兄弟。”

這位劍修前輩的事跡記載在《劍品》序言中,可見著者對其極為推重。

想著他的為人,卓藏鋒每每欽歎不已。此刻心隨段千華蹤跡,隻覺得傲氣淩雲。他雖然沒有修為,但也不禁胸中激蕩,神采飛揚,不由吟道:

“開匣破雲翳,脫手闊江河。

世有不平意,持劍斬閻羅。”

一麵吟詠,一麵走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