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公司的創始人保羅·高爾文是個農家子弟,自小就充滿進取精神。13歲時,他曾經在火車站月台上賣過爆米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高爾文從部隊複員回家,在威斯康星辦起了一家電池公司。
高爾文非常用心地經營著他的公司,可是無論他怎麼賣勁折騰,產品依然打不開銷路。有一天,高爾文離開廠房去吃午餐,回來隻見大門上了鎖。公司被查封了,高爾文甚至不能再進去取出他掛在衣架上的大衣。
1926年,他又跟人合夥做收音機生意。當時全美國估計有3000台收音機,預計兩年後將擴大100倍。但這些收音機都是用電池作能源,於是他們想發明一種燈絲電源整流器來代替電池。這個想法本來不錯,但產品還是打不開銷路。生意一天天走下坡路,他們似乎又要停業關門了。此時高爾文通過郵購銷售辦法招攬了大批客戶,他手裏一有了錢,就辦起了專門製造整流器和交流電真空管收音機的公司。然而不到三年,高爾文破產了。
高爾文陷入絕境,隻剩下最後一個掙紮的機會了。當時他一心想把收音機裝到汽車上,但有許多技術上的困難有待克服。到1930年底,他的製造廠賬麵上已淨欠374萬美元。一個周末的晚上,他回到家中,妻子正等著他拿錢來買食物、交房租,可他摸遍全身隻有34塊錢,而且全是賒來的。
但是,人不能總是走黴運。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高爾文終於發達起來,腰纏萬貫,他蓋起的豪華住宅就是用他的第一部汽車收音機的牌子命名的,現在的摩托羅拉公司已是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很多人認為已經失敗多次了,再試也沒有多大用處,於是懶得再去奮鬥。一旦進取心受挫,一個人本來很正常的天性也會受到扭曲。其實,當你似乎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絕境時應該保持生命的韌性與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