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希望改變自己,但是,隻有極少數人能夠抓住這渺茫的希望,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大多數人都是與希望擦肩而過,留下終身的遺憾。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日,天使與上帝一同出行。路過一條河時,天使看到水裏有一個人在掙紮,天使指著那個人問:“上帝,為什麼你不去救那個人,難道他沒有向你祈禱嗎?”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禱了兩次,但我也救了他兩次——第一次我讓一根圓木從他身邊漂過,他沒有去抓。第二次我讓一個人劃著竹筏從他身邊經過,他又不肯去抓那個人向他伸出的手。你讓我怎樣去救他,難道非得我親手去把他拉上來?”天使頓時啞口無言。
由此看來,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缺少希望,關鍵是大多數人即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沒有去追求這種希望,更不用說在絕境中了。這就為生活增添了許多波折,讓自己的人生多了許多具有刺痛般感覺的教訓。
有位年老的盲人琴師,技藝高超,遠近聞名。他帶著一個盲童,以彈唱為生,四處漂泊。老琴師每彈斷一根琴弦,就在琴體上認真地刻下一道。有一天,老琴師終於彈斷了第一百根琴弦,他淚流滿麵地刻下了第一百道。因為老琴師的師傅在臨終前曾叮囑過他:當他彈斷第一百根琴弦、刻到第一百道的時候,便可以打開遺囑,按照遺囑中的藥方到藥店去買藥,用藥後定能雙目複明。
他帶著盲童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藥店。出乎意料的是,藥店的夥計大惑不解地說:“遺囑中一個字也沒有,隻是一張白紙。”老琴師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盡管他明白了自己師傅的一片苦心,可是那支撐著生命的精神支柱卻徹底崩潰了。不久,老琴師便去世了。
老琴師在去世前,用盲文在那張原來無字的遺囑上給盲童寫下了自己的遺囑:“我的生命可以告訴你:要戰勝客觀環境,首先要戰勝自己。人的生命不僅需要物質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
光陰似箭,當年的盲童已是一位技藝更加高超、名聲更加顯赫的老者。他在珍藏了數十年的遺囑上又用盲文補充道:“希望、信念和目標引導著光明和生存,絕望和頹廢引導著黑暗和死亡。”
遺囑上的藥方是老琴師的希望,是他生存的寄托,是他心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進的方向,而一旦這盞明燈熄滅,生存的希望便化為泡影,生命便不複存在。我們的生命中,正是因為有了精彩紛呈的希望、目標,才能有精彩紛呈的生活。沒有了它們,生活也就沒有了意義。
希望是我們的心燈,它照亮了我們的前程,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希望可以讓我們活得更精彩,可以讓我們超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