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是廳李嬸講蓮姑娘的故事長大的。
李嬸會跟她講,蓮姑娘很會作畫,蓮姑娘心地很好,蓮姑娘長得不漂亮卻有韻味。這時,丹青就會插話:“李嬸,什麼叫韻味啊?”李嬸愣住,但看到丹青那樣崇拜的看自己,隻好硬著頭皮解釋道:“韻味就是,就是一種味道,一種感覺。就象泛煙湖的荷花。”李嬸用有限的力量,努力的想把韻味兩字解釋得有內涵一點。
五歲的丹青似懂非懂,還是無法明白。李嬸突然想到蓮姑娘的畫像,她牽著丹青的小手,笑嘻嘻地說道:“丹青,我給妳看看蓮姑娘的畫像,那樣妳就知道了。”走進以前蓮姑娘的房間,裡麵是是很幹凈,因為李嬸經常打掃。
李嬸走到桌子前,翻著上麵的畫卷,蓮姑娘的畫像竟失蹤了。李嬸四處翻找,還是沒有。但是,失竊又不可能。因為,自蓮姑娘去世之後,基本沒有人來過偏院,大家怕丹爺責罰。蓮姑娘去世後,葬禮十分的簡單。爾丹爺更是說,小小姐以後沒有命令不能出偏院的門。其它人也不得擅自進入,隻留李嬸照顧丹青。
李嬸左找右思,確實沒有找到,也沒有想到放哪裏了,隻能作罷。
五歲的丹青,很少出偏院的門,也很少接觸府裏的人。隻有過年的時候,李嬸會遵照老爺的命令,帶丹青到大廳跟大家一起守歲。
李嬸沒找到畫,不能給丹青親眼看看蓮姑娘。想起蓮姑娘臨終前的囑托,爾畫如今丟了,自己就無法辦到!不禁內心一片惆悵…
“那李嬸帶我去泛煙湖看看荷花,這樣丹青就知道了吖!~”廳丹青說這話,李嬸更發愁了。丹爺是有命令的,小小姐不能私自出偏院。不過現在是大家午休的時間,應該沒人注意,這湖離這偏院不遠。李嬸這樣想想,就答應了丹青。
夏日的午後,泛煙湖是十分美的,湖裏的荷花開的十分艷,顏色又十分的多。風一吹過來,荷花隨風搖擺,送給湖邊的人陣陣清香。丹青看著看著,就問:“李嬸,蓮姑娘就跟荷花一樣美嗎?”美,確實。蓮姑娘雖相貌普通,卻氣質高雅,以前京都愛慕蓮姑娘才氣的公子少爺都贊其: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嬌嬈豈自知?一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
蓮自覺自己普通,卻不知自己的氣質給自己增添的無盡的韻味。妄自菲薄,自己對自己的的有點毫無所知。
“是的,蓮姑娘很美。”李嬸收回萬千思緒,對丹青說。“妳要記住,蓮姑娘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丹青喜歡荷花,所以丹青也喜歡蓮姑娘。”丹青看著滿目的荷花,對李嬸肯定地說。
一老一小,坐在湖邊,悠閒地說著荷花,說著蓮姑娘。她們的組合那麼和諧,卻也那麼的狹小,仿佛再容不下第三個人來。
盛景三十二年,小丹青五歲了。
丹青這時候卻不是丹府唯一的孩子了,因為夫人已經為丹府生下一男一女。大家也更忽略這個住在偏院的孩子。
從兩歲到五歲,丹青隻見過自己弟弟妹妹三次。
從兩歲到五歲,丹青隻見過爹爹三次。
這三次卻都是看到弟弟妹妹對爹爹撒嬌。她渴望走過去,卻害怕。
丹青隻敢對李嬸撒嬌,隻敢纏著李嬸說話。
她缺失了母愛,同時父愛也缺席。
李嬸給她的關懷給她的愛,讓丹青在偶爾傷感失落卻經常快樂的日子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