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滿地說道:“撞翻已經撞翻,我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你幹嗎那麼凶?”
朱友峰非常生氣道:“你這是什麼態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接著,彼此咒罵,互相指責的聲音此起彼落。
廣圄禪師正好從此經過,就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明原委,開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為。能坦誠地承認自己過失及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舉止。”
廣圄禪師接著又說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麵太多了,例如:在社會上如何與親人、朋友取得協調;在教養上,如何與師長們取得溝通;在經濟上,如何量入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養夫妻、親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體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方協調了,才不會辜負我們可貴的生命。想想看,為了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一片虔誠的心境,值得嗎?”
李南山先說道:“禪師!我錯了,實在太冒失了!”說著便轉身向朱友峰道:“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癡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說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實在太幼稚了!”
廣圄禪師的一番話,感動了這兩位爭強好鬥之人。
在與人的相處中,莫讓一些小事情影響了我們一天的好心情,即使偶爾發生爭執,也應該及時化解,兩個人的微笑總比兩個人的憤怒更加珍貴。
惡言相向不如善言以對,當你用溫和的語言對待他人時,別人也一定會以同樣的態度來對你做出回饋。
一隻螞蟻準備到河對岸去建立新的家庭,但是河上沒有橋。正在危難之際,河邊的柳樹上飄下一片枯葉,剛好落在河水邊,螞蟻趕忙爬了上去,隨著柳葉漂到了河對岸。
“謝謝你!”螞蟻滿懷感激地對柳葉說。
由於一時未找到理想的安身之地,夜晚來臨時,這隻螞蟻被凍得瑟瑟發抖。一條蚯蚓見了,忙熱情地邀請螞蟻到它的洞裏過夜,螞蟻欣然同意了,並真誠地向蚯蚓表達了謝意。
第二天,螞蟻在尋找新家的途中,由於粒米未進,它感到又渴又餓。這時,一隻烏鴉送給了它一粒豌豆,螞蟻接過豌豆後,又真誠地對烏鴉說了聲“謝謝”。
兩個過路的人見了後,一個人說:“螞蟻的運氣真好,處處都能得到幫助。”
“不是螞蟻運氣好,它之所以能處處得到幫助,是因為它常把謝謝’掛在嘴邊。”另一個人說。
第二個人的話一語道破了螞蟻獲得好運氣的“天機”。的確,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走到哪裏都會受到歡迎,並得到人們真心的幫助。
發自內心的美好語言,總會帶給別人更多的快樂,也帶給自己更多的便利。一個聰明人,應該懂得交往的智慧,在與人相處時追求皆大歡喜的結局,這樣的快樂才會更加持久、更加芬芳。
【星雲開示】
見麵三句話,相逢應問好,交談要微笑,口角一回合。
心安理得時,處處見幸福
【智慧分享】
安貧樂道並不是讓人不思進取,而是讓人以貧困來磨煉自我,懂得勤勞耕耘才能收獲;安守本分並不是讓人處處退讓,而是讓人認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繼而再接再厲的奮鬥。恰如其分地做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這才是富有秘訣。
【人生道場】
為人處世,窮而不乏,實屬難能可貴的精神。畢竟榮華富貴常使人飄飄欲仙,而那些每天奔波勞碌的販夫走卒,風餐露宿,看起來異常淒苦。但有了錢財和權利,未必總能給人帶來快樂,煩惱也會隨著名利襲上心頭。反而是那些本本分分活著的人,每天做著恰如其分的事情來得幸福,因為他們或許物質上未能達到極大豐富,但精神卻不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