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各科的得分,猶如一個人彈鋼琴,用心、用腦,還要用手、用腳,動作協調,稍有走神或閃失,哪怕意到神未到,都會出現奇聲怪調。因而,科學地掌握時間,並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複習、考研,定會考出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2考研試題特點
統一考試(考博不是全國統一考試),試題難度主要表現為三個特點:廣、深、新。
1廣,就是考研的五個科目:政治、英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注:數學是理工類和經濟類考生的基礎課),每科都相當於本科兩門以上課程。以政治理論為例,其試題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含哲學、政治經濟學兩門課程)、中國革命史、鄧小平理論概論、時事政治,文科考生還要增加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相當於大學本科5至6門課程,覆蓋內容量很大。據教育部規定,今年政治科目將繼續進行過渡調整。
2深,就是試題不僅考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大學本科課程考試要求),更注重考運用基礎知識和技能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大分值考題,往往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綜合性、應用性、技巧性很強。以2000年考研文科卷第33題為例,該題涉及哲學、鄧小平理論概論和時事政治三門課程,是一道跨學科題目。從2000年2月11日開始的閱卷情況來看,該題得分率明顯偏低。
3新,就是試題的現實感、時代感強。近年內本門學科重大熱點問題,往往是大分值考題的切入點。因此,要想考研成功,既要全麵複習,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重點複習,突破重點、難點和熱點,還要注重辯證邏輯思維訓練,掌握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同樣看2000年考研政治理科試卷第33題,該題要求運用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有關原理,分析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品供過於求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及其對策,這是一個典型代表。
3考研複習的依據
研究生入學考試與高考等其它全國統一考試不同,國家並沒有統一指定的教材作為命題依據。但並不是說考研就無章可循。考生複習的依據主要有三:
一是教育部最新頒布的考試大綱和報考院校指定的專業教材;
二是近年的考研真題;
三是近兩年內與所考科目密切相關的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以及本門專業的焦點問題、熱門話題的相關材料。概括地講,以大綱教材為概括、以曆年試題為參考、以熱點焦點為導向確定考研的複習內容和範圍。
根據這三條依據,就可以從考綱中提取未考點、新增考點、修改考點、現實性強的考點。這些就構成了考試命題的重點。曆年試題內容已印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