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前為第一時段,應集中學習、理解所報專業課階段。主要精力應是盡快把專業課所需參考書複習一遍,不求牢記,但求準確理解內容。對於暫時難以理解的問題,應用專備筆記本記下來,以待加深印象,將來解決。
8月,集中精力複習外語、政治等公共課,適時地有選擇性地參加一些輔導班是必要的。應該加以強調的是參加這些輔導班,晚報不如早報,這樣可以及時從總體上把握這一學科的內容,做到心裏有數。同時,還可以早些熟悉考試題型,解除對公共課考試的神秘感、畏懼感。其次可以及早掌握老師講授的各樣學習方法、複習技巧,為日後有效率、有目的的自學奠定基礎。
10月至11月,進入第三輪複習階段。如果說前兩個階段是以理解內容為主的話,那麼這一階段則以背記內容為主,並把疑難重點問題挑出,重點複習。值得關注的是必須堅持公共課與專業課並重,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不可偏廢任何一種。在時間安排上,最好把一天或一周分為幾個時間段,科學合理地安排公共課、專業課的學習,以保持複習的連續性和各科的平衡進展。
12月至1月初,任務有:一要繼續背記,鞏固各科內容;二要堅持每天做一些模擬題;三要通過各種途徑,與同學商討,請教導師,解決複習中遺留的各類難題,並重點梳理重點、疑難問題,避免重蹈前人覆轍。
考研既然是競爭,就有勝敗。而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暫時的勝負,而在於百折不撓,更在於拚搏不止。隻要在戰略上蔑視考研,在具體戰術上重視考研,認真對待人生的這一次“機遇”,每位考生都有可能金榜提名。
2考研戰略之二,學科得分說
考研既是一次人生的抉擇,也是國家對人才的選拔。怎樣以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才華贏得國家的挑選,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許多人都知道木桶盛水的故事,木桶是由一條條木片拚合而成,對它來說,盛水的容量不取決於某一片或大多數木片的長度,而是由最短的木片決定的。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考生專業課考分很高,總分也不低,但就因為一門公共課不及格而名落孫山;還有的考生,公共課成績很好,卻因為一兩門專業課分數較低而敗北。這些原因均是考生沒有實施各科平衡發展的複習戰略所導致的。殊不知,國家培養一位研究生,是要花費昂貴代價的。所以,選拔的標準是嚴格的。加之參考人數多,能人彙聚,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落榜。
公共課備考策略。政治課由於複習範圍廣、內容多、頭緒繁雜,很多考生初複習時,不知該如何下手,看的時間短了怕記不住,心理不踏實。其實,首要的一條就要找準一家有權威的出版社或一所名牌大學出版的政治參考書,從頭到尾認真複習,掌握要點、難點。重要的是要看其複習書內容是否涵蓋了當年考研大綱的內容,如果有偏離,是不能用的。在考前兩個月對政治課內容有較為充分掌握的基礎上,適量做一些政治真題和模擬試題,也是很有必要的。
外語的學習,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和較為紮實的基本功。一般要抓詞彙的積累、閱讀訓練。前者背記詞彙是一項較為費力的“苦差”,最好每天給自己規定一定的任務量,當天任務當天完成,決不能拖拉推延;後者在考研試卷中得分的比例是最大的,直接決定外語考試的成敗。要提高閱讀能力,積累豐富的詞彙是十分必要的。為此,可采用每天閱讀一篇材料或文章作法。其次,對閱讀理解題來說,一是要找準中心思想,二是在閱讀之前,先看清文章後麵要求回答的問題,有的放矢地複習,就可能省去很多時間。同時,對翻譯技巧的訓練,詞彙的積累是基礎,對句子結構的分析是關鍵。麵對長長的句子、複雜的結構,有些考生發怵,往往有不知所措之感。首先記住,第一步要對句子結構進行主、謂、賓、定、狀、補的詳細分析,先譯出主、謂、賓中心意思,再加上定、狀、補等修飾成分,整個譯句就會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