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完顏宏達返回金國複命就一去不返,而一個月後,金人又派人使宋傳話,說是完顏亮壽誕將至,要求宋人派遣秦天德為使節,出使金國,為完顏亮祝壽。
以往金國皇帝過壽,宋朝都會派使節攜帶大量賀禮前往,可此番金人指名道姓讓秦天德親自前往,這其中透露著嚴重的蹊蹺。
秦天德想不明白完顏亮為何要見自己,而且派的還不是完顏宏達,這其中到底有著怎樣的意味?
趙昚同樣很是奇怪。
秦天德再戰同文館當日,雖說是秦天德替他解了圍,可他卻知道了一件嚴重的事情--兩隻海軍,近四萬人的兵力,這麼長時間來,一應的開銷都是秦天德一人承擔的!
話句話說,四萬多人的海軍,等若是秦天德的私軍!
建康海軍還好說,畢竟那裏有韓世忠看著,可泉州海軍就不好說了。不要說秦天德的舅兄齊正方在泉州官高勢大,組建泉州海軍的班底,還是秦天德在淮陰做縣令時收服的水匪!
不論秦天德標榜的有多麼忠心,一個臣子,手中完全掌控著四萬多兵力,這就是皇帝所不能容許的!
因此趙昚在派遣秦天德為使節出使金國的同時,還指定了副使人選,並且規定了秦天德北上路線,從淮陰出境。這看似是他對秦天德的照顧,讓秦天德能夠順路經訪淮陰,可實際上卻是為了防止秦天德前往建康,因為建康有一隻建康海軍!
一聽到趙昚的這道旨意,秦天德就明白趙昚在顧忌什麼了,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隻不過他想順道看望韓世忠的想法徹底破滅了。
提起這個副使,秦天德就覺得有趣,他的這個副手,居然是他曾經找尋過的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範成大。
他不知道範成大的祖籍何處,因此一直找不到此人,可卻不知何時此人被鄉間官吏舉薦,蒙史浩欣賞,最終推薦到了趙昚的麵前。
範成大第一次出現在秦天德的視線中,是朝廷委派賑災欽差的時候。陸遊、範成大、尤袤三人成為了今年密訪受災各地的欽差。
當他們回朝複命後,範成大與尤袤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朝中監察禦史,留在了臨安。
在臨安期間,秦天德曾經有心與範成大相識,可年輕氣盛的範成大對待他的態度,比當年陸遊對待他的態度還要惡劣,簡直就將他當做了秦檜一般的奸臣。
範成大曾派人傳話,說是他秦天德的言行,有利於百姓,值得稱讚,但目無君主,把持朝權架空皇帝,十足就是一個想要謀朝篡位的逆賊,從某種角度來說,比之當年的秦檜還要可惡。
因為這個成見,身負趙昚重任的他,一路上對秦天德沒有半點好臉色,而且嚴格按照趙昚所指定的路線前行,絕對不容許秦天德擅自改變行程。
若是換成以前,秦天德說不得就用什麼法子去改變範成大對自己的印象、或者想辦法收為己用,不過如今他見識過了太多的曆史名人,而且有了趙鼎、何鑄、胡銓這三個朝中地位僅次於他的忠良幹臣相助,他不需要在花費太多時間去玩“養成遊戲”了。
何況陸遊也外放了,朱熹、楊萬裏最遲一年,他也會將二人外放為官,這些年輕俊傑的成長,知縣一方,必定會在當地帶動一批年輕的讀書人,三年後,整個局麵或許就會大為改觀了。
實際上他是在用自己的觀念,對這幾個將來注定會大放異彩成為朝中肱骨之臣的年輕人進行潛移默化,來改變當代讀書人的某些觀念桎梏,說白了就是一場改革,潤物細無聲的改革。
淮陰縣丞十裏外的十裏亭,稀稀拉拉的幾十個人在縣丞楊萬裏的帶領下,在此恭候秦天德。這幾十人中,以衣著普通的百姓居多,占了七成左右;衙役約占兩成,剩下不到一成的才是淮陰縣內的鄉紳地主什麼的。
掀起車簾秦天德隱約看到了稀冷的場麵,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當年他初任淮陰時,同樣是在這裏,來恭候的人比此次多了不知多少,而且是以鄉紳地主為主,爭相給他送禮,場麵是何等的熱鬧。
可如今他身為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大權,居然就這麼幾個人?
“哼,還自稱治理淮陰有方!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此間的父老鄉親對秦大人真是感恩戴德啊!”旁邊的馬車內,傳來了範成大的譏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