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零章 彪悍的民風(1 / 2)

“哼,還自稱治理淮陰有方!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此間的父老鄉親對秦大人真是感恩戴德啊!”

坐在馬車內的範成大,同樣看到了眼前的清冷場麵,心中譏笑不已。

秦天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範成大並沒有真正了解過。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通過他人耳中得知的。

雖然秦天德得到臨安百姓的擁戴,可他對皇帝趙昚的不敬,尤其是仗著太上皇趙構撐腰,牢牢抓著朝權,遲遲不肯歸還皇帝趙昚,這讓忠君心切的範成大難以接受。

隻有奸臣才會如此,若是忠臣,早就應當將朝權歸還皇帝,讓皇帝親政,而且他跟趙昚接觸過後,堅定的認為趙昚絕對已經具備了成為明君的能力。

再加上趙昚對秦天德的不滿,主憂臣辱的範成大更是無法接受秦天德,如今看到十裏亭清冷的迎接場麵,當下就懷疑淮陰的繁榮,是否跟秦天德有關,或者說,秦天德當年在淮陰究竟造了多少孽。

“下官淮陰縣丞楊廷秀參見國師秦大人!”

楊廷秀聽見了另一輛馬車內傳出來的範成大對秦天德的奚落之聲,沒有理會,隻是恭恭敬敬的參見秦天德。

來到淮陰的這一年多來,他見識到了淮陰與周邊縣郡的不同,更是對秦二的主政敬佩不已。百姓口中經常稱呼的“秦青天”,自然是指秦二,不過每當淮陰百姓在外地遇到不平之事被人欺負,都會將秦天德名字掛在嘴邊。

不隻是他,就連最早受李光之命,想要算計秦天德的朱熹都不能不承認,淮陰能有如今的繁榮,離不開秦天德。哪怕秦天德已經進京為官,淮陰依舊離不開他。

若是沒有秦天德,不要說河對岸的金人會如何,隻說楚州府、淮南東路等頂頭上司,說不定就會想著法子來剝削淮陰了。

他因為身份問題,沒有理會範成大對秦天德的譏諷,不過旁邊的百姓卻是不幹了。

“你是什麼人,竟敢侮辱秦大人!”

“你出來,藏頭縮腦的算什麼好漢!”

“今天老子要是不好好教訓教訓你,老子就白受秦大人的活命之恩了!”

“說得好,咱們把他揪出來,我倒要看看,他長幾個腦袋!”

“喲嗬,你敢動我,別以為你們是當官的我就怕你們,這裏是淮陰,有秦大人罩著,隻要不是我們做錯在先,秦大人絕對會支持我們!把你的刀拿開,呀,你還敢拔刀!”

“殺人啦!鄉親們抄家夥!”

“打他們!”

此刻的範成大有些發懵,若非他看到一身官服的楊萬裏,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些手持扁擔釘耙木棍的家夥會是縣內百姓。

這跟盜匪有什麼區別?

不,比盜匪還要瘋狂,還用凶殘,明知道自己是朝廷命官,周圍還有二十多個待到侍衛守護,居然就敢拎著農具朝他衝過來,而且言語間極不客氣,這真是普通百姓麼?

那個縣丞也不想當官的,自己是奉旨出使金國的副使,可卻不參拜自己,而且看到這些刁民想要襲擊自己,居然不出麵阻攔,隻是站在一旁瞧熱鬧,臉上竟然還掛著笑容!

“你們這些刁民,竟敢以下犯上,難道不知大宋王法,不怕被殺頭。啊!”

範成大的憤怒,使得他做了一件錯事,他不該掀起車簾走出來,結果不知道被誰扔過來的土坷垃正好砸中了麵門。

秦天德如今正在瞧熱鬧。雖然他不明白為何十裏亭來恭迎自己的人會這麼少,連知縣朱熹都沒有來,不過他卻發現了一個變化——淮陰的民風變得凶悍了。

淮陰縣城內同樣人煙稀少,至少進入城中後,秦天德所看到的是如此。

接上的行人稀少,道路兩旁不少店鋪閉門停業,開業的店鋪裏麵也沒有多少顧客,更不要說沿街擺攤的商販了,稀稀拉拉的不說,一個個都無精打采的。

“廷秀,這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秦天德進城之後沒有坐車,是徒步與楊萬裏一同走入城中的,城中的情境他看的清清楚楚,對此極為詫異。

不說朝中記載的淮陰人口稅收什麼的,隻是秦二調回臨安之後,就曾向他講述過淮陰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如今他再次來到淮陰,發覺淮陰城的確是變了。城門城牆修的堅固了,城內房舍街道也經過了休憩,從各家店鋪懸出來的幌子以及店鋪的外表裝潢上,他看得出這些店鋪的規模,可是城中的人都到哪去了?

最後從楊萬裏的口中,他才知道為何今日城內的百姓會這般稀少了——今日是宋金之間的擂台比武日,大部分百姓都奔赴淮河岸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