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天德知道,張麒不是一個忘舊的人,隻不過古人固有的忠君思想以及自身的抱負注定了張麒必定會在表麵上站在皇帝一方。
其實這樣也好,至少在他將來離開臨安後,張麒不會因為他的緣故而受到趙昚的遷怒,事實上,秦天德現在已經開始著手布置後路,這後路不僅僅是他一人的,還有那些被他一手提拔起來來的年輕才俊,也是大宋未來的國之棟梁!
“官家,現在您明白臣為何之前勸阻您了吧?原禦史中丞勾龍如淵其身不正,如何能夠帶領禦史台與刑部、大理寺三司聯合審理範同?如今張麒新任禦史中丞,臣以為可以按照官家之前所定,將範同交由三司,審定其罪責!”
“此事就交由國師做主了。”趙昚在此一次選擇了退讓。
“謝官家信任!”秦天德轉身看向張麒,“張大人,三司會審,由你為主。範同貪汙舞弊,壞事做絕,惹得民怨沸騰,本國師要求你以最快的速度結案,還百姓一個公道,令那些被其所害慘死的百姓能夠瞑目,你明白了麼?”
“是,下官明白,定不會辜負國師大人期待!”
秦天德和張麒的這兩句對話,就決定了範同的命運。秦天德的要求已經很明了了,對於範同的審理,那就是速速結案,盡快處斬,哪怕等到範同死後,在慢慢羅列其罪狀都可以。這並不符合正常的三司會審流程,但卻是秦天德對張麒的一個考量,考量張麒是否真的完全背叛了他。
張麒自然不是那種背叛之人,所以不帶猶豫的就答應了。範同的罪狀其實禦史台那邊積壓了不少,隻不過都被勾龍如淵壓下來了而已。
“嗚嗚嗚!”還在大殿之上的範同這回徹底慌了,他聽懂了秦天德的用意,想要說些什麼,奈何口中被人用布堵著,根本張不開口,隻能用一種怨恨歹毒的目光瞪著秦天德。
他已經決定了,既然自己難逃一死,那就魚死網破,即便自己死了,也要拉上秦天德墊背,等到三司會審時,就將秦天德投靠金人的事情和盤托出。
隻可惜他想不到的是,張麒為了表明自己對秦天德的心意,在三司會審時,根本不帶審問,上來就命人將其一通棒打,打得範同昏死過去。
然後當著刑部尚書王庶、大理寺卿的麵,直接讓人抓著範同的手在早已準備好的罪狀上畫了押,接著就將範同押回大牢,定下了午時斬首。
所以至始至終範同都沒有機會實現他最後的心願,他那個所謂的秘密最終陪著他一同下了黃泉。
書歸正傳,當範同和勾龍如淵被押出大殿之後,所有人都知道正戲來了,該是定下右相人選的最後時刻了!
“官家,右相之職位高權重,尤為重要不能空置,老臣添為左相,平日裏諸多政事需要同右相商議,聯手輔助官家配合國師。
如今我大宋百廢待興,政務繁忙,老臣建議應提拔長於政事又有宰輔經驗者繼任,不知官家以為如何?”
趙鼎的話說的算是比較直白了,就是希望兩位參政知事張浚、李光二人中擇一人繼任。他雖然是對趙昚說的,不過餘光卻不停的瞟向旁邊的秦天德,顯然也是再告訴秦天德他屬意的人選。
趙昚和秦天德同時皺起了眉頭,很顯然,他二人心中的人選並非兩位參政知事中的任一人。
不過秦天德城府夠深,沒有立刻開口,而趙昚畢竟年紀較淺,最先忍不住開口道:“趙愛卿所言甚是,張李兩位大人老成穩重,的確是繼任右相的最佳人選。
不過張李兩位大人年事已高,如今趙大人就已經到了古稀之年,朕希望將來趙大人歸隱之後,朝中不至於後繼無人,所以右相之人,朕以為當選擇年輕一些,能夠在趙愛卿以及張李兩位愛卿歸隱之後,繼續輔佐於朕。”
趙昚的這番話從某方麵講,說得也算有道理。趙鼎、張浚、李光算是同一輩的人物,年紀也都不小了,將來很可能同時乞骸骨,都是後朝中左右相位同時空缺,反倒會使得朝中出現短暫的動亂。
因此他決定選擇一位較為年輕的官員繼任,如此一來,當三位老臣乞骸骨之後,可以繼續輔佐他。
“朕以為國子祭酒史直翁才華橫溢貫通經史處事多思,是最合適繼任右相之人。”
“官家,臣以為不妥!”趙昚話音剛落,秦天德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