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皇帝時,因為欠你們實在太多太多,所以對你們確實縱容過度。元吉所作所為若依法理處置,百死難辭其咎,我心如明鏡,卻依然包庇縱容,耐心嗬護。縱觀古今,找不到一個皇帝如我那般,因愛子情深,看淡了君臣禮法,枉顧了國家的律法”
李世民低頭不言,心下卻是萬分讚同李淵的這番話。
李淵對他們幾個兒子的寵愛放縱,誠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試問有那個皇帝縱容自己兒子自己擁兵開府、分權割地,甚至影響到聖旨的權威,也不聞不問。
李淵續道:“這俗話都有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可我對你們的放縱卻導致太子令與二王教命發至,官員竟如聖旨一般承辦,若有衝突唯以到達先後為準,無大小之別。你與大郎、四郎雖無皇帝之名,卻掌著等同皇帝的權勢。你自小便逞強好勝。有此權勢,如何能夠不動他心。是我自以為是,單方麵的以為你們兄弟齊心……實在未曾想到,因為我的縱容、懶惰,鑄造了人倫慘劇。”
“兒臣……”李世民喉嚨發啞。在他的父親麵前無法否認,這個皇帝之位,來的確實不正當。
李淵示意他不要說下去,“這立長不立幼雖說是古來的祖訓,但古往今來又有幾個皇帝嚴苛遵守?我並非迂腐之人。也想大唐千秋萬世,長盛不衰。你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你的功勞,朕如何不知。也不是沒有人跟朕提議,說秦王功高蓋世,理應立為太子。針對這方麵,我並非沒有考慮過,而是經過多番慎重的思考。選擇你大哥。絕不是是因為古訓也不是因為父皇偏心,而是我覺得大郎更加適合。至少在當時看來,大郎確實你比適合的多……”
李世民心中不服。
李淵依舊笑著搖了搖頭,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是擁有大郎、你還有平陽這三個子女。你們都是人中龍鳳。擁有著遠勝他人的幹略能力。有子女如你們,作為一個父親,我怎能不驕傲。但你們性子各有不同,大郎性子溫和,處事麵麵俱到,有理有據。而你性子剛烈,雖智勇兼備。卻喜歡爭強好勝,滿懷雄心壯誌。至於平陽。剛直不阿,情義雙全。也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世人得一麒麟子便足以自豪,父皇我有三位,早已知足。平陽身為女兒家,自是不論。大唐第二世皇帝毫無疑問的就在你們兄弟之間。你們都有那個才智能力,但是我認為天下初經大亂,需要的是治理,需要的是鞏固,而不是過量的野望。你大哥有文景之能,而你卻有漢武的野望。我經過深思熟慮,結合曆代的史實得出了一個結論,你大哥更適合當太子當皇帝,因為這天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而不是連續不斷的戰爭。你的性子太過好強,我擔心你承受不了突厥給我大唐的屈辱,而選擇憤然一戰,就像當初的楊廣。”
李世民心中一稟,想不到自己這位父親竟然將他看的如此透徹,忙道:“兒臣絕不會步入楊廣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