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固然明白這點,偏偏不能先下手為強,一但先下了手,將會得到世人冷眼說他心胸狹隘,排擠功高卓越的親弟弟……

很明顯李世民也是看準了這點,堂而皇之的凝聚著力量,就是不表露半點野心,沒有半點不臣之舉……

沒有硝煙的交鋒,早已在他們之間展開了。

那些年,高手間的巔峰對決,不僅僅限於武勇之鬥。還有李建成、李世民的權謀之爭。

到了後來,明白李建成婦人之仁的魏征、王等人,私下定計,便以“汝勝,囚秦王終身,兄弟皆存也;汝負,除秦王,皆沒”為由說動了李建成,自那以後,李建成一改之前的守勢,化主動為被動,一步一步的壓榨著李世民的勢力,直至天策大將軍府分崩離析,可是,當他錯誤的認為李世民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時候,李世民竟爾鋌而走險,在玄武門設伏,悍然發動了赫赫有名的玄武門之變,一舉奪得了最後的勝利。

事情發生後,李淵萬念俱灰,覺得整個天空都突然塌了下來一樣。

他想不明白,好端端的,怎麼說翻臉就翻臉了呢?好端端的,怎麼說殺人就殺人了呢?

現在李淵還清楚的記得,玄武門之變的那天早上,他很高興的過問家宴準備的情況:李建成喜歡吃冬筍,他吩咐禦廚要準備最新鮮最嫩的冬筍;李世民喜歡吃甜食與喝葡萄酒,特地吩咐備好西域石蜜與葡萄酒。李元吉喜歡吃裏脊肉,也讓禦廚準備,幾個兒子的愛好竟然如數家珍。

他左等右等,等啊等!可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等來的竟然是心痛欲絕的噩耗。等到的是他的好兒子,李世民弑兄殺弟的消息。

一刹那,他恨不得死去。

一刹那,他心如死灰。

一刹那,他才豁然開朗,什麼兄友弟恭,都是騙人的,而且隻是騙他這個傻乎乎的當父親的人。

李淵的心已死,即便沒有人逼迫,他也不會留戀這個讓他極其痛恨的權柄,隻因這個權柄斷送了他的念想,害得他家破人亡。於是將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後,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且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在這期間,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避暑,十分怕熱的李淵也不願意出行。

自此以後,除了必須的需要,他幾乎從不與李世民說話,哪怕,李世民當了皇帝後,還一年如一日的前來拜見,他也不理不睬。

他知道怪不得李世民,如果今天是李建成他了會如此。

隻是,李淵邁不開自己心中那道坎。

**********

可近來,情況稍微好轉了一些,對於李世民,他偶爾也不陰不陽的回應了幾聲。

但哪怕如此,心有愧疚,乞求父親原諒的李世民已是欣喜若狂,他走得更勤了。

哪怕李淵罵他,他也甘之如飴。

因為一切都朝著好的一麵發展。

李世民清楚的記住,自從李淵親手處決了封德彝這小人之後,多年憤恨有了宣泄,一切都慢慢好轉了。他相信,隻要給予他一定的時間,他一定能夠獲取李淵的原諒,相信以李淵之智,也明白自己當時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