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驚鴻一瞥 癡心人尋芳蹤(下)(1 / 2)

第七章:驚鴻一瞥癡心人尋芳蹤(下)

清秋一人回到槐樹下,這顆有一定年紀的槐樹,樹杆十分粗壯,要三四個人才抱得過來。樹枝向四周蔓延,形成扇狀,樹上零散的掛著幾個燈籠,燈籠照得槐樹有異樣的光輝,猶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笑看著人群。清秋台頭看著槐樹,心想:這槐樹曆來有越老的象征,不知道在這槐樹下有多少人多少次‘人約黃昏後’。想到此,清秋不禁嫣然一笑。又想到歐陽修的那首《生查子》,於是念道:

去年元夜時,

花市等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等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小姐真是好文采!”

清秋聞聲望去,一男子,正在不遠處朝自己走來。

其實他看著她已經很久了,那嫣然一笑深深的留在了他心裏,世間竟有這樣的女子,冰清玉潔驚為天人,輕靈如精靈。一直到多年後,男子回想起今日的相遇,仍然怦然心動!

“公子過譽了,小女隻是搬用古人的詩詞而已!”清秋打量著走近的男子,雖遮著半張臉,仍能看出是個英俊的男子,一襲錦衣華服,腰間別一玉佩,盡顯尊貴氣質。

“小姐,這詩是好詩,隻是在下認為不合此情此景。”男子嘴角輕啟,一雙眼卻仍霸道的注釋著清秋,絲毫沒有挪開的意思。

清秋對男子的注釋很是惱怒,卻又不好當眾指出,微微一皺眉,將頭微微別了過去:“願聞其詳。”

清秋的舉動悉數落入男子的眼簾,這微微的一皺眉,在他看來,是如此的嬌俏可愛,好似受了什麼委屈似的。男子不禁啞然失笑:“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小姐年紀輕輕,豈不顯得過於悲傷!”

清秋正待說什麼,一道煙火滑坡了夜空的寧靜,隨著“轟”的一聲,煙花如五彩的珠子般在漆黑的夜空散落。這邊還未落幕,一發發的煙火又劃上了天際。人群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這絢麗的煙火將著詩情畫意,爛漫的夜推向了極致,也宣告著一年一度的女兒節的結束。

清秋完全被此刻的夜空吸引著,竟忘了眼前這個男子的存在。像這樣的煙火在現代她是看過很多很多的,可是眼前的煙火卻讓她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有一種想要流淚的感覺。許是,這夜,這月光,這詩,太過於曖昧了吧!

男子又一次看呆了,以往身邊的女子哪個不是對自己阿諛奉承,千方百計的靠進自己,而眼前的女子,竟然忘了自己的存在,僅僅是夜空裏的那幾朵煙花。此時的她,神情淡然虔誠,美目含情,似有一汪清泉在其中,深不見底,與剛才的嬌俏可愛相比又別有一番風情。正當男子發呆之際,紫沫從人群中鑽了出來,拉走了清秋。男子正待追上去,湧來的人群卻擋住了去路,抬眼尋去,早已沒有了芳影。

男子站在原地,悵然若失:“小仙女,我一定要找到你!”

“大哥,我可算找到你了”另一紫衣男子拍了一下男子的肩膀,拉回了他長長的目光,“五妹受傷了,我們快些回去吧,回去晚了,若是被發現可就麻煩大了。”紫衣男子一樣的錦衣華服,一樣的佩戴著一塊玉佩。

聽到五妹受傷了,男子也緊張起來:“人都走散了,五妹現在在哪裏,哪裏受傷了,四弟呢?”

紫衣男子邊拉著男子邊說:“五妹遇到了幾個無賴,幸好被明逸救了,腳扭傷了,手上磕破了些皮,四弟走散了人還沒找到。我們還是先回去吧,留下幾個侍衛找四弟就行了。”

清秋被紫沫拉進了人群,想回到槐樹邊等明逸,無奈人群都往回走,她和紫沫兩個亦被帶著往外走。於是她便決定在停在入口的馬車上等,想必明逸在槐樹下找不到她們,會到馬車這邊來的吧。

清秋在馬車上等了不多一會,就遠遠的看見明逸朝這邊來了。待到馬車旁,明逸也不多語,便說回去。清秋見明逸麵具也丟了,衣服也撕破了,眉頭緊鎖,臉色比來時還要陰鬱,以為是怪自己沒有在槐樹下等。

“哥哥,我和沫兒被人群擠出來了,就在這等了,你看秋兒現在不是好好的嗎?你就不要生秋兒的氣了。”說罷在明逸麵前轉了一圈,以示自己現在好好的,什麼事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