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兩個小沙彌(1 / 2)

高麗內亂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新羅人就知道,高麗的榮留王被殺,淵蓋蘇文擁立傀儡當起了高麗的攝政王。被壓的喘不過氣的新羅人覺得,這是一件喜事了,高麗內亂,肯定就不會和百濟聯合吞並新羅,七重城之戰,也算是頑強守下來了。而且,趁著這個機會,守衛七重城的金庾信居然反撲兩國的聯軍,一舉收複以前失去的數城。

漂亮的勝仗啊,新羅最會打仗的人,居然能夠趁著混亂的時候,下定決心反攻,這也和金庾信長期敏銳的軍事洞察相關。

收複失地的軍情,彙報到新羅皇宮,新羅人再也不用擔心,聯軍明日就會打到金城來,他們開始繼續過上了穩定的日子,商鋪、貿易,也漸漸多了起來,金城又恢複了以往的繁華,這些因為戰事的寬鬆,局勢變得不再那麼緊張,金德曼看了也頗為高興。

金庾信是她的心腹,新羅的大將,如今,這位放出去的猛虎,給她帶來的勝利的消息,金德曼就像一個收到別人捧來皇冠的君王,常常在新羅朝臣的麵前,多次提到金庾信功高勞苦,她想趁著這次金庾信立下功勞,甚至準備將整個新羅的軍權,大多都交到金庾信手上,畢竟,金德曼手上握著的軍權,隻是國家的三分之一,還有大半的軍權,還在新國貴族的手上,她這樣放出風聲,也有奪權的念頭。

隨著唐軍的參戰,並且從遼東城,一路往下攻打高麗所有的城鎮,再加上淵蓋蘇文的內應,高麗許多打著保皇旗號的軍隊,通通被唐軍打的潰不成軍。捷報,一天賽過一天堆了厚厚一疊,從前線傳來的消息,唐軍的速度就像下山的猛虎,才渡過遼水,三天的時間拿下遼東城,接著一路南下,拔城紮寨,幾乎就快打到高麗的國都平壤。淵蓋蘇文,正在那兒,等著和唐朝的大將喝酒結盟呢。

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大唐軍隊的迅猛,再適合不過。

總結了隋朝的教訓,老李這此是下了決心,一次性就征調出十萬兵馬出征遼東。照此速度繼續攻打下去,不出兩月,整個遼東,就會徹底被唐軍掌握。這遼東的局勢,也漸漸明亮了,餘下來的就是戰後從新洗牌變換的事兒了。

這些天,陳華幾乎都沒做啥事兒。他的任務完成了,打仗的事,交給會打仗的將領去行兵布陣。趁著空閑,他倒是和一同出使高麗的四方館兩位外交官,把金城大大小小的古跡,都給逛了一遍,金城的第一古刹皇龍寺,金城第一名山,他就像一個出差完畢後,順便旅遊的家夥,抱著公費報銷的心態,好好地享受這異國他鄉的美景。

李義表和王玄策,都是文官,也是講究一個山水取樂。既然侯爺都放下性子去遊山玩水,兩位大人也放開心和侯爺一起,在新羅國內,把新羅國的美景都看一遍。打仗的事用不著他們,他們隻負責當說客。況且人的一生,不可能兩次來到同一個地方,他們就是打著如此消極的態度,才決定要好好在此留下記憶的。

大家集體出去遊樂,這就是新羅外事館中,唐朝眾位使臣,最近在新羅做的事兒。

皇龍寺是新羅的名古刹,仿長安慈恩寺修建,外麵看去,古典的中原風格,走進去,放佛置身美妙梵音中,淨化心中的醜惡。

在金城,有太多的建築,都是按照長安城的原貌修建的,也可以把這裏當成小長安。

佛教文化,經過中原的大肆傳播,很快就在周邊的國家當中出現了大批的信徒。因為戰事的緩減,最能感受到,一個佛殿裏,添香油錢的人增添了幾倍。

“人的心情,就是這樣古怪,他們寧願寄托心願在那些神靈的身上來祈求庇護,而不是自我壯大自我庇護。不過,有些時候,當內心實在脆弱不堪時,或許,那些子虛烏有的神,會給人活下去的希望。”

在黃龍寺中,千佛塔下,穿著華貴紫衣的陳華,感受著周圍那種萬人上香的火爆場麵,偶感發表了自己簡單的看法,像個哲學大師那般凱凱而談。在他身邊,一套白色儒裙,如蓮如蘭,安靜跟隨的金德曼,對陳華的看法,並不發表意見,隻是偶爾點頭附和,淺笑應答。

兩人今天相約出來,同遊黃龍寺,亦可說是散心,也亦可說,是談論一些國事。

金德曼普通新羅女子裝飾打扮,絕對不會有人知道她真實的身份。也不會有人猜到,新羅女王陛下,會和唐朝的使臣大人,一起結伴同遊黃龍寺。

“神雖然高高在上,卻能夠抬眼就能看到,達官貴人,皇親國戚,雖然不是神,平日卻連麵也很難得見。人比神,更難親近,也更難求得別人辦事。”金德曼笑道。她的回答很平淡,但卻是包含著一種見慣了秋月春風,而生出來無奈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