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都在搶人(2 / 2)

李靖和李績, 應該是軍部中,最擅長打仗的兩人了。有這兩人在,幾乎就是將兩個頭號智囊放在了遼東戰場上,這一戰,豈不打的漂亮,打的解氣。

好難得看到臣子們齊心出戰,老李都被他的奮勇打動,又開始出演影帝了,眼淚婆娑,誠摯言言,甚至親自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了群臣當中,親切地拉著李靖和李績的手,道:“兩位愛卿,乃我大唐棟梁,此番競相請戰,朕深感欣慰。”然後老李單獨拉著李靖的手,淳淳道:“靖公南下平吳,北破突厥,西定吐穀渾,今唯高麗未服,毅請戰遼東,朕感涕,靖公年歲頗高,儼然不懼遼東天寒地凍請兵出戰,朕有靖公,乃朕之福氣,朕有諸位愛卿,乃上天佑朕,天佑大唐。”

老李大打親民牌,假,太假了,終於知道,政治家偽善的一麵,一個動員大會,居然又是眼淚,又是軟刀子的話,明知道,李靖、李績那幫粗人,你說兩句貼心窩子的話,就會死心踏地賣命,老李還真是禦人有道。就這麼簡單一句家常的話,李靖已經被老李收買,就差沒立下軍令狀,拍著胸脯感激聖上知遇之恩,一定取下遼東。

麵對老李的撫手“溫柔”李靖表情凝重,立刻感激聖恩,道:“臣雖年邁,承蒙陛下不棄,委以大任,當效尺寸之功,此去遼東,聖上無須擔心,有懋功、定方、進達,無不為大唐棟梁,定當直搗遼水,踏上高麗王城。”

老李表情輕鬆地笑著:“有愛卿此話,朕自是相信,期盼愛卿佳音。”說完,老李又喚了一旁陪著笑臉的胖子,打仗不關他們文官的事,但也得把他們都抓上,搞個後勤什麼的。“長孫愛卿。勞煩愛卿即刻擬旨征調全國府兵,將士出征,糧草,衣物,兵器,車馬,無一可缺。”

胖子鑽出來,給人一種有他在,請放心的輕鬆,道:“臣即刻下去籌備。”胖子是尚書省的老大,這些事,他要多用心了,畢竟國家軍隊在外麵打仗,吃的用的都得國家花銷,胖子要開始焦心了。頭上的白頭發肯定要冒出一大把。

坐鎮軍部的幾位能打仗的將軍,已經完成了聖上麵前的承諾,一個個巴不得現在即刻就點兵出發,摩拳擦掌大有將大唐的版圖,多添上一塊地兒。這個小朝會其樂融融,君臣一心, 這仗,肯定是能打起來,而且還是勝仗,大家都開心了,老李也混在朝臣中,和大家說話,笑談言言,顯然是為自己的將士打氣鼓勵。

高興是會傳染的,畢竟這一堂老少,代表的可是長安城最最頂尖的貴族,大家幾乎沒有任何異議決定要打高麗了,餘下來的時間,肯定就是一番安排然後出兵。

雖然不關自己的事,但陳華還是覺得,現在的大唐,還真是一個霸主存在。說打那兒,大家就一致統一口徑,武將領兵,文官保證後勤,聖上全力支持,軍隊就開向那兒,聽著就解氣啊,可惜不能親自上戰場殺敵了。

整個兩儀殿,除了段綸不開心之外,大家都開開心心地討論起遼東那麵的戰事。當然,也有相互祝福之類的話,老李也念著群臣齊心,已經吩咐宮人準備酒宴,沒打仗之前,來一個小慶功宴,也算是為即將出征的將軍們送行。

混在了這群老狐狸中,頗顯年輕的陳華,自然是和軍部那幫子叔叔伯伯走的很近,沒辦法啊,他們要去打仗了,多說說話,免得他們去打仗後有啥三長兩短,不是陳華詛咒他們,而是戰場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清楚大家會不會有啥意外。

“賢侄,給你說個事。”被人稱為徐懋功李績那家夥,一大把年紀了,還和陳華勾肩搭背走的很親密,看到這老頭,陳華就記得他來蹭酒時候的厚臉皮:“賢侄願不願意,在老夫的帳下,掛名個行軍書記什麼的文官,賢侄不用擔心,文官完全不會上戰場,就是負責後勤糧草之類的,賢侄若是願意,老夫現在就和聖上要了你這個人。”

“懋功,你這是幹嘛,行軍書記,老夫已經預定了這小子了。難道你要搶人?”蘇定方跳出來和李績唱對台戲。

牛進達往前走了一步,這大塊頭,陳華是怕他那身板啊。“兩位,都別給我老牛搶,這小子,我老牛要了。”

眾目睽睽之下,軍部的三位將軍,居然直接開始明目張膽地“搶人”,都還沒問過人家當事人願不願意呢。

“咳咳,我想,各位叔叔伯伯弄錯了,小子,還不想去打仗,小侄這不還沒成親麼,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小侄也不好向亡去的老父交代。”陳華腦中唯一的念頭就是逃,逃的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