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何人來拯救房相?(1 / 2)

香山居士的一首《觀刈麥》,也是李承乾曾經在太極殿念過的,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備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最適合用來形容,到了小麥收割季節的繁忙。玉山腳下,大片坡地上,金黃色的小麥一層層沿著梯形坡地迎風卷起金色波浪,看著就挺招人喜歡,豐收的季節,就算地裏麵有再多的糧食;收獲的過程多麼勞累,天下的農戶都不會有一句的怨言,反而是喜笑顏開幹勁熱火。

天公還算作美,收獲麥子的季節,天氣出奇的晴朗,就是暑氣太重,人待在地裏,堅持三個小時就必須休息否則就會中暑。酸梅湯也必須要有專門的人熬製送來,而且每一天早晨是勞作的最佳時機,東邊還沒翻起魚白,頭頂上還有疏星,就必須要開始下地收割麥子,遲了還不行,等驕陽出來,人就受不住。

換上一身藍衣短打裝扮,儼然下地幹活的模樣,高寶藏、李恪、杜荷,沒一個人能跑掉,全被陳華抓來幹農活收麥子,在家裏他們肯定是不做農活的大少爺,但這兒是玉山一切都要聽陳華的調動,貴族的衣服給這群少年郎脫掉,強迫換上農戶下人穿的藍衣。分工明確,指令和任務也明確,體力弱的負責收割麥子,鐮刀加背簍搭配成為收麥子的裝備,收割的動作也很簡單隻要不是傻子教一遍就會,而且還特別強調,不能掉麥穗遺落在地裏,陳華聲色嚴厲惋惜那可是饅頭,誰掉了,他發現,就讓罰他天天早餐吃饅頭,這懲罰夠絕,立刻被人深刻記住,然後再強調壯勞力負責將收割的麥子扛到玉山腳下的莊子上去翻曬,收麥的過程就是如此簡單,勞累十多天就能完事兒。

當然,勞累十多天就能完事,這是陳華的藍圖規劃。

單單玉山腳下的麥田就有上千畝,還別說遠一點的地方,整個藍田,大半的人都是陳華的食邑之民,哪家沒勞力收麥子,還不找陳華這個侯爺解決問題。十多天的勞作, 顯然是不夠的。

不得不說,陳華是一個很富有感染力的演說家,在他吹捧收麥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並且成功勾上一群小貴族幫他無償勞動,然後每天天不亮就趕著馬車下玉山到麥田裏和山下莊戶上的農戶一起勞作。

藍田侯的玉山開始收割麥子了,遠方的,盧國公李靖家也在張羅著他們家數千畝麥田的收獲情況,胖子家、魏征家,房玄齡家,老虞家,幾乎可以這麼說,如今時節,全長安都在進行著收麥行動,各家各戶,貧賤或富貴,隻要家中有田的,都大肆網羅人手收獲地裏成熟的麥子。就連老李也體恤臣下,這段時間,盡量不早朝,讓朝中臣子能夠有時間去忙家裏的事兒。

去年冬天,長安城的雪有三尺之後,這就意味著今年是大豐之年。

收割麥子的活動,大約維持了半個月左右,陸陸續續地,原本遍地金黃色的麥地,以眼見的速度,迅速被收割。一鬥鬥的麥子,被稱量的器具盛裝著,笑琢眼開的農戶,高興今年風調雨順,地裏的麥子交了稅,餘下的還能過一個好年,而那些家有良田萬畝的貴族,也已經在琢磨著麥子收下後,該如何轉手倒賣,好為新的一年家中的收入進項,創造一個比較樂觀的開門紅。

各自都有打算,甚至已經在收麥子的時候就開始著手安排收下來的麥子如何賣出去。

就好比李靖家,陳華那個精神非常好的伯母,她自家地裏的麥子還沒收完,就抽空串門到了陳華那兒笑吟吟商談收購麥子的價格。

陳華修倉庫屯糧的消息,大家都知道,而且也在年初的時候和紅拂說過收糧的事宜,畢竟是他女婿,老爺子李靖也有意推波助瀾不管價格貴賤,他們家的糧食是要賣給陳華的,紅拂此番過來,大致談了談他們家今年豐收,地裏收獲的麥子比去年多了兩成,家裏麵沒有太大的倉庫,曬幹的麥子肯定是要立刻賣掉的,至於價格,陳華肯定虧待不了這位伯母,而且按照米芳菲和他商談的底線,又迫於對方時刻要嘴裏蹦躂出“好女婿,一定要照顧嶽母哦。”陳華聽著紅拂那狐媚子一樣的聲音,隻好硬著頭皮以高出市場價一成的價格收購,然後紅拂恨不得在她這位女婿的臉上狠狠地親上兩口,笑顏改天陳華一定要領著婉兒過去看看他們兩口兒就扭著腰肢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