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氣急了,其實鬆讚幹布也有誠意,派人送來那麼多請婚的聘禮,“說到底,你還是不願意和親。朕不把藍公主嫁給頌讚幹布,難道嫁給你不成。”
“藍公主能克死鬆讚幹布,自然也能克死臣,臣命薄,無福消受。”陳華拒絕的特別快,那火爆公主娶回家,指不定侯爺府都被他掀翻了。
“那你是不同意和親了?”老李在問他,關於和親一事,老李還沒和眾位大臣商議,隻是心裏覺得應該先找陳華參謀。朝中的許多大臣都老了,做事再也沒有以前打江山時那種拚勁,罩得住的也隻有軍部那幾個老將軍,就是立刻叫披巾上陣都沒問題。
陳華不知道老李的用意,但是他把自己的立場站穩了:“臣不同意。說白了,和親就是用公主當政治的犧牲品來獲得暫時的穩定,等過幾年,雙方國力懸殊,遲早是要撕破這層薄紙,男人的世界,又何必讓一個女人來作犧牲。而且聖上現在正值壯年,再活個百八十年不成問題,照大唐現有的經濟狀況發展,不出十年時間,平定吐蕃有望。那鬆讚幹布也不是傻子,才平了國內叛亂,就集兵大唐邊關,一麵佯攻,一麵派人求婚,他其實是想在吐蕃國民麵前表現出他獲得了最強大的國家,大唐朝王朝對他王位的合法認可,指不定現在吐蕃國內,不服從他的人還有很多,但我們是外人,自然不知他們家事,所以依臣愚見,聖上就算不用和親,單純的認可吐蕃國王鬆讚幹布的正統地位,兩國建立親密外交,大唐可以向吐蕃提供暫時的糧食和種子,讓他們用羊皮或者藥材交換,大唐朝的技術也可以派遣到吐蕃援助他們幫助他們發展農業畜牧業種植業,甚至,聖上還可以特別頒發一道聖旨鼓勵國內商人到吐蕃經商替他們發展經濟。”
老李瞪了陳華幾眼,陳華說的話讓老李生出幾分佩服。
是啊,男人的世界,又何必讓女人來犧牲。
“那至少,我們該以什麼樣的理由去回答頌讚幹布。和親是頌讚幹布想要得到大唐認可和援助的正當理由,現在不嫁公主,總的給他一個說法。”老李期待陳華的回答,這小子說了那麼多,肯定有他的辦法。
“聖上那麼多兒子,可以挑選一個到吐蕃去傳播中原文化啊。我們不嫁女人,難道還不可以“嫁”男人啊,相信,聖上那麼多兒子,一定有人願意為了大唐朝的美好明天犧牲自己。”
老李差點沒被陳華的辦法氣死。
“嫁男人”?
這從古到今,還沒聽說過有嫁男人的壯舉。
老李腦袋並不笨,很快就想到陳華所說的“嫁男人”其實是有典故的。
就連始皇帝曾經也有幸作為一名嫁到趙國的男人,後來成就了豐功偉績前無古人,嫁男人並不是一件醜事。派一個大唐王子到吐蕃去傳播大唐文化,說白了就是質子的性質,比嫁公主還靠得住。老李有那麼多的兒子,隨便抓一個去吐蕃待著,直接告訴他完成大事後回國就是重賞,這種既不送命、又不缺胳膊少腿兒的差事,誰攤上誰享福,如果可以,陳華自己都想報名參加。
老李的心情瞬間大好,桌上的奏章也不批閱了。
困擾他數日的煩心事被陳華一一道破天機,他較有興致地看著陳華:“愛卿,你看,要不朕把藍公主嫁給你如何,她可是朕最優秀的女兒。”
陳華正義稟然:“聖上,臣說過,臣怕她克死我,你不能坑了臣,臣忠心耿耿,聖上可是看在眼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