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安置營(2 / 2)

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救災上,現在的陳華最擔心命令實施不下去,或者落實不到底層,有些人,拿救援不當回事兒,反正是插手看熱鬧,隻要不是自己掉洪水裏,就不會真正拿出本事盡心盡力救援。這點,蕭翼拍胸脯保證過,吳州的大小官員,唯侯爺差遣。

蕭翼的附從,從另一層麵暗喻,江南蕭氏一族,漸漸的脫離的江南士族複雜的關係圈子。甚至有可能徹底分離出來,倒戈相向,成為老李屠刀伸向江南士族的缺口。

由工部牽頭地方上的工匠日夜趕工,一批批小船順利開進吳郡,船上載滿了藥材大米和麻布,在吳郡有些地勢較高,沒有受災的地方,由官府出動人力在那裏設立了安置營。

安置營采取以竹子和麻布組合,搭建成帳篷一樣的住房。住房的規劃是整齊的一字排列,裏麵劃分出,食堂區,住房區,醫療區,生活用品發放區,汙穢處理區,住房外麵,全由府兵把守,決不允許裏麵出現動亂或者為爭奪食物打架事件,沒人每天規定了多少糧食,按年齡進行分配。細節決定成敗,安置營的規劃,全是出自陳華之手,執行建設和管理的人,當然是工部那群免費的勞動力和吳州的官員。他們很佩服侯爺不愧是格物院的院長,這帳篷是草原民族的移動住房,不過把羊皮換成了麻布,就成了一間可以輕易拆撤的移動房屋。

安置營是第一個,由官府設立的安頓災民的救援機構,在這裏,可以享受到免吃,免醫,免住的待遇。安置營的設立,在大唐,還是首創,幾乎讓人不敢相信,官府不貪汙腐敗偶爾施舍點米粥就謝天謝地,現在居然設立安置營安頓災民,不信者眾多,也有少部分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官府設立的安置營一探究竟,結果,他們終於相信了官府第一次說了句實誠的話。

安置營裏,不但有吃的,還有住的,連病了也要醫治,全是免費。負責管理安置營的官員,是吳州刺史蕭翼蕭大人。蕭大人公正無私,心係災民,是吳州的好官。

傳言是恐怖的,尤其是好的傳言。一經傳開,就像洪水猛獸。吳郡中,那些沒地方投親靠友的災民,就像歸巢的燕子一樣蜂擁而至。官府在加大力度救人,四麵八方沒有歸宿的災民也在往安置營裏麵竄。吳郡的安置營已經成功取得災民的信任,下一步,整個吳州境內,所有受災的地方,都要設立安置營,安撫民心。

“民之所欲,可存我心? 民之所怨,爾等可聽?”安置營中,看著那些拖家帶口的災民,他們在遭受過死亡和饑餓威脅後恐慌的表情,陳華有感而發喃喃自語。他旁邊的蕭翼聽後臉上一陣羞愧。蕭翼不是個大貪官,他也不壞,隻是身在江南官場這個大圈子中,做事總會牽扯到方方麵麵的利益糾葛。

“侯爺,我蕭氏一族,願意拿出一萬擔大米,五千斤藥材,銅錢兩萬貫,捐贈給官府,以做此次賑災之用。”蕭翼聲音稟烈,他已經同蕭氏這一代的家主商談過,決定蕭氏,要在江南水災中,扮演大善人的角色,慢慢退出江南士族的利益圈子。如今,就連蕭氏家族在江南的產業,也開始慢慢調價,不再和幾家相互爭奪。

蕭翼代表蕭氏,捐贈給官府一筆不菲的貨物和銀子,陳華當然不會拒絕,安置營的設立,他的資金立刻捉襟見肘,不過,蕭翼這個提議,讓陳華想到了另一條路子。

募捐,向江南的土豪們要錢。

如果他們不給,那對不起,以後老李血洗江南,自己要當專業補刀手!

你不仁,我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