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安置營(1 / 2)

蕭翼總算看明白了,他以為藍田侯是個做事情瞻前顧後膽小怕事的人,但經過幾天相處,蕭翼對藍田侯有了一個很高的評價。

他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推脫和不作為,其實是不想卷進江南士族風波中。此人身在宦海,卻要身遊宦海之外,他除了不怕掉腦袋之外,就是有十足的把握不會遭來聖怒。

聖恩眷顧!

不由地,蕭翼腦袋裏忽然冒出這麼個詞兒來。他突然非常好奇,這半年時間,有關長安新晉貴族藍田侯的所有事情,肯定是波瀾壯闊浩瀚如史詩般的故事。奈何消息不暢通,他一直不知道,怎麼就可以讓一個從未揚名的人,一下子成為開國侯爺。

陳華來到吳州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臨吳郡。他還把自己從洛陽帶來的藥材一並帶了過去。幸好他有作準備,不然到了江南,還真成了無兵的將軍,處處受人牽製。

吳郡是吳州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也是受災的一郡兩縣中,實施救援最困難一處。這裏的受災人群,據蕭翼報告,能轉移的才三分之二,這就預示著還有小半的人還在水牢中度日。

不管災情多麼大,救援難度多麼困難,救援地點多麼危險,一個也不少,一個也不能放棄。

這是一道蓋上江南道巡察使印章的公文。

救人,不顧一切地救人,發動附近州府的府兵,征用所有軍用、民用小船,進入吳郡進行大規模地毯式搜救。不允許任何人有意義,必須無條件執行。對於搜救到活人者,官府予以獎勵。

但凡帶有獎勵性的東西,一般實施起來都會很暢通。

身為江南道巡察使,陳華到江南之後,發布的命令,就隻有一道。他不會幹涉地方官員對救災的安排,也不會花大力氣先徹查江南河工貪汙,更沒有精力去周旋根深蒂固的江南士族,同樣也沒有派人堵住江南運河決堤的缺口。

把所有朝廷能用上的力量,都用在救人上麵,活下去,才有機會從建家園,這是陳華為什麼要選擇第一時間救人的想法。

工部的人,現在沒有時間讓他們研究地圖找到通渠泄洪的方案,也不會把他們丟去動用大量人力堵缺口。陳華給了他們木材大量的木材,讓工部的人用最快的時間,召集工匠做出一艘艘小木船。

吳郡現在成了天然的大水牢,隻有靠小船才能開進去救人。軍用、民用都統統用上,還是達不到地毯式搜救的目的,隻有做更多的船才能對付使用。

工部的人盡管對陳華安排他們做木匠活,心中頗有微詞。他們是水利方麵的專家,知道怎麼堵洪水,怎麼疏通洪水,才能讓水退的快,現在幹起了木匠活,他們心中有怨氣。但程處默每天都老在他們身邊轉悠監督造船進度,工部的人就是用心反抗也無力回天。與其說程處默是監督他們,倒不如說他是侯爺安排的暴力打手。有了被扔大運河的慘痛經曆,工部那幾人忍了服了甘願被壓迫了。

於是,救援吳郡,在有條不紊地安排中循序開展。而且,整個江南道的人,也終於知道,朝廷派來的巡察使已經悄無聲息地到了吳州。聞到了腥風味的江南士族,暗地裏也開始悄悄商議。是繼續為了利益投機倒把哄抬江南的物價,還是順水推舟向朝廷示好。不過,這種商議是無用的,江南每年都受災,朝廷每年派巡察使下江南賑災,他們還不是照樣壟斷江南的商業拚命地撈銀子,沒有那個巡察使敢向江南士族動刀子,畢竟江南士族比山東士族更有底氣。手裏麵有錢、有權、有兵、有資源,就是聖上要打壓,也得掂量江南士族的反抗。

江南那群土皇帝,陳華不打算和他們有交集。陳華不作為,老李自然會找另外的借口砍他們腦袋。陳華心裏盤算,老李肯定秋後算賬,隻是以什麼為由,陳華猜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