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水月庵(1 / 2)

出長安城,往東南方向行走就是所謂的藍田縣。因為盛產藍田美玉而頗具盛名,李商隱曾有詩雲,藍田日暖玉生煙,這足見這藍田縣處處都是寶貝,隨便一塊石頭指不定就是千年美玉。

如今的藍田縣,已經被老李賞賜給了陳華,成了他的食邑之地,雖說正是的公文還沒下達,但陳華回藍田,可以說是回自己家一樣。

從朱雀大街花了兩貫錢,雇了輛馬車,往藍田縣駛去。趕車的是個年過六旬的老頭,叫老馬,在趕車一行中做了四十多年,口碑比較好,老頭頗為健談,聽說陳華等人要去藍田,又見他出手闊綽,這樣的好東家可是多少天沒碰見了,而且這東家帶著兩個漂亮少年,兩少年雖然穿著打扮和尋常百姓家的孩子無疑,但渾身透著一股貴氣,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貴,老馬在識人方麵是頂尖的,心裏多少猜中這些人肯定是長安城裏的貴人,準備去藍田買玉。

藍田的美玉可是出了名了,時下長安城的貴人都比較流行喜歡親自去買還沒破開的玉石,這種賭玉的方式,很受貴人的歡迎,而且一些文人士子,也喜歡去藍田那裏遠遊,順便附庸風雅一番,這一來二去,竟然讓以前貧瘠的土地上,種不出莊稼的藍田縣變成了長安城外第一大縣。

這條線路每天都要跑幾個來回,等陳華三人上了馬車,老馬吆喝一聲,麻利地揮動鞭子,馬車兒咯噔咯噔就往長安城外跑。

出了長安城,官道上並不寂寞,來往的馬車,忽而就閃過一輛,也有騎馬結伴交友的年輕貴族,一派祥和,春季正是出遊的季節,長安城閑不住的貴族怎麼能放過這種機會。

老馬趕車是慢中求穩,畢竟這條路上風景獨好,兩旁拂動的垂柳,迎著和順的春風,豈非也是一種享受。而且老馬也發現了,這趟活兒載上的三位客人,和以前的客人不同,不會挑三揀四,更不會胡亂更改路線,也不會抱怨他趕車太慢,老馬心裏高興,才出了長安城沒多久,他就問道:“東家,是去藍田的水月庵,還是直接去玉山腳下?也可以從水月庵經過,在哪裏遊樂一番,然後繞道去玉山!”

水月庵是藍田縣出名了旅遊勝地,就和長安城的曲江池一帶一樣,有不少文人才子喜歡聚集在哪裏吟詩作對。而玉山,則是藍田縣產玉的地方,玉山腳下有個小型的玉石交易集市,專門為哪些專程去藍田買玉的人提供方便的地方。老馬心裏以為車裏的東家肯定是直接去玉山買玉,但又怕自己自作主張,所以問了一句。

車廂裏傳來了一個頗為高興的聲音,說話的是李泰,他已經替陳華做主,道:“先去水月庵,據說那裏芍藥開的豔麗,一直沒機會觀看,今日不防趁此機會遊樂一番。老師,你說此法可行不?”李泰小聲詢問,他知道,陳華要去的地方是玉山,但順便去水月庵並不礙事兒!

陳華沒有出言阻攔,算是默許了這件事兒。趕車的老馬聽車裏東家要去水月庵,:“各位東家有所不知,這幾日,水月庵的長眉大師,請了閻少監畫芍藥群芳圖,引來諸多文人前往觀摩,東家此次前去,恰好趕上這等盛事!”

“某說了可是真的?”車裏傳來李恪的聲音,閻少監李恪認識,真名叫作閻立本,將作少監,擅長繪畫,以及土木工藝,被稱之為閻少監,就連自己的父皇,都曾讚過此人,一筆可畫天下,剛才李泰提議去水月庵,李恪興趣不高,如今聽說閻立本在此畫芍藥,李恪倒想親自去見識這位擅工書畫的大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