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陋習說再見(適合小學四、五年級)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班上存在著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
2. 通過活動,能使學生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
二、活動準備
1. 輔導員的準備工作:搜集資料,設計小品及有關行為習慣的名人名言和故事。因為活動中要涉及學生的意見及感想,所有老師實現要找個別同學談話,采集一些有用的素材。
2. 學生的準備工作:在活動前,可先設計幾個有關主題的問題,或與老師及主持人事先討論一下。參加表演的同學要根據輔導員的意圖及設計的節目進行排練。
三、活動過程
1. 隊會開始儀式。(略)
2. 主持人上台。
(1)認識不良行為習慣。
主持人:同學們,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好習慣不僅能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提高修養,完善人格,使人上進。請看小品表演。
(2)小品表演:《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內容提要 早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習。同學甲氣喘籲籲地跑進教室,一邊吃東西,一邊隨手把一團廢紙丟向牆角。他還沒有坐下來,就一個勁地翻旁邊同學桌上的書。原來他在找同學的作業本,想抄作業。旁邊同學問他為什麼不做作業時,他卻說沒時間做。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在專心聽課,認真記筆記,而他卻一會兒用手指頂著書轉圈,一會兒又用手指夾著筆轉圈,總是東張西望。看沒人理他,他就趴在桌上睡著了。下課了,當同學問他昨晚在幹什麼時,他說在網吧玩遊戲。
看完小品,請同學們自由發言,說說在這位同學身上有哪些不良習慣。
分組討論除了上麵提到的不良習慣外,我們班中還有哪些?並說說有什麼害處。
(小組討論,每組指定一學生做好記錄,然後代表小組發言。)
(3)指出不良的行為習慣。
讓同學們說說應怎樣幫助同學改正不良習慣。
(學生自由發言)
請若幹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說說聽後所受到的啟發。
(講述托爾斯泰戰勝自我的故事)
內容提要 大文豪托爾斯泰36歲時,發現自己身上明顯地存在著急躁、懶惰、缺乏毅力的壞習慣,什麼都想幹,但又難以善始善終。他深感這種習慣是他實現人生理想的障礙,於是他針對自己的毛病,采取天天早起做操和臨睡前堅持寫日記兩項措施。這一習慣他一直堅持到80歲,當人們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在他逝世前兩天,日記本裏還留著他用顫抖的手寫下的日記。
主持人 托爾斯泰能下那麼大決心、堅持那麼長時間,把壞習慣改掉,大家說,我們能做到嗎?光說不做是沒有用的,關鍵要拿出行動,要有決心。不能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4)快板表演:《壞習慣危害大》。
壞習慣,危害大,直接影響你我他,
學習倒退直向下,思想落後表現差,表現差。
壞習慣,危害大,不良心理毛病發,
一天到晚情緒差,人格修養就是差,就是差。
壞習慣,危害大,班風班貌全搞垮,
不顧集體的榮譽,競賽紅旗全跑啦,全跑啦。
壞習慣,克服它,要靠全班一體化,
幫你幫我也幫他,師生家長笑哈哈,笑哈哈。
(5)主持人 動動腦筋,如果碰到下列情況你該怎麼辦?請同學們踴躍發言。
a. 上自習課時,老師們都在開會,班上有同學在吵鬧。
b. 你做作業時碰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同學把做好的作業讓你抄。
c. 你的好朋友經常無節製地上網玩遊戲。
d. 課間你在走廊上吃瓜子,瓜子殼扔了一地。
e. 班裏有同學損壞了公物,老師來調查時誰也不肯說,一起幫助這名同學掩蓋事實真相,而你也是知情者。
(6)評選班級“文明之星”。
主持人 請仔細考慮班上哪位同學生活、學習習慣好,每人寫出一個名字,得票最多的五名同學將成為班級“文明之星”。
請當選的“文明之星”講話。
主持人 請班中有不良習慣,可自己又無法控製的學生自願與“文明之星”結成對子。
(相互握手示意)
小記者采訪結對同學,請他們談談感想。
3. 輔導員講話。(略)
4. 活動結束。(退旗儀式)
四、活動的鞏固與延伸
1. 在校園內推廣這一活動。
2. 每日評選班級“文明之星”。
3. 跟蹤結對的同學,記錄他們的進步。
(許孝南)
公民道德活動參考資料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公民道德規範涵蓋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等內容。進行相應的公民道德教育,就是要加強中小學生道德規範的製定、宣傳和教化工作,加強中小學生道德建設各項實踐工作,以促使道德規範化為學生的道德良知、道德習慣,使他們在走上社會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通過以下的活動內容,使同學們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必須提倡的,什麼是堅決反對的。從而使同學們都能夠成為知禮儀、懂道德的好少年。
(1)懸掛有關的名人名言[如:“其身正則天下歸之”。(孟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 訂閱有關遵紀守法的教育報刊,豐富學生的法製知識,營造濃厚的守法氛圍。
(3)通過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欄等途徑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培養文明學生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使學生在教室、走廊、校園,處處受到熏陶。
(4)將公民道德建設宣傳單帶到家中,引導家長講文明禮儀、樹和諧新風,帶動家長從身邊的好人好事學起、從自身的不良陋習改起,增強家長的道德自律能力,提高廣大家長的文明素質,進一步推動文明家庭的建設。
(5)學校組織誌願者走進街道社區開展宣傳活動。把公民道德宣傳書發送給社區的居民,共同開展“講文明,告別陋習”的活動。
(6)在公共場所,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停亂放、交通違章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和引導,帶動群眾自覺遵守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7)提倡在重要場所和重大活動中升國旗、唱國歌,開展入隊、入團、入黨宣誓、成人儀式以及各種形式的重禮節、講禮貌、告別不文明言行等活動,引導公民增強禮儀、禮節、禮貌意識,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笑笑姐姐互動時間
1. 你知道公民道德日的來曆嗎?設在哪一天?設立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經黨中央同意,2003年9月11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將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
設立公民道德宣傳日的目的是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使公民道德建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2. 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朗誦與學習活動(如誦讀《弟子規》《三字經》片段,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
3. 請大家結合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不文明現象,討論一下“公德心”的重要性,以及我們每個人應該能做到的基本道德底線標準,在此基礎上,是否還可以做得更好?
科技創新
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極大地激發著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高科技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大顯身手:互聯網、航空航天、激光、納米……這一個個誘人的字眼強烈地衝擊著我們,為人類的未來鋪展開無比絢麗的藍圖……
高科技是傳統科技的升華,更是各種現代技術交相輝映融合而成的結晶。19世紀,達爾文提出的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為人類翻開了解釋地球生命多樣性的嶄新一頁;牛頓定律曆經百年磨礪而更趨完善;麥克斯韋爾的電磁理論則通過驗證力學體係的數學方程,在電磁領域中的效用,為科學的勃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19世紀科學的天空中群星璀璨,基礎科學的全麵發展為20世紀高科技的到來奠定了基礎。1912年,伴隨著世紀晨鍾的敲響,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動力飛機騰空而起,預告了人類通信和航空業的迅速起步;緊接著,意大利物理學家馬庫尼成功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用無線電波構建起一座無形的通道;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電子計算機於1942年在巨大的噪音聲中開始了繁複的運算;複雜的DNA①序列則第一次在顯微鏡下為人們展示出它美麗的結構;量子力學更如晴空中的一道閃電,大大深化了人們對核物質粒子構成的認識……天才科學思想的成功應用不僅孕育出了新的技術,更孵化出人們嶄新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高科技就這樣開始了對人類曆史的重新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