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會需要可使下級快速得到晉升
下級晉升是調整優化幹部隊伍的有效途徑。任何管理者都是適應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但不同時期,不同條件對於部類型和層次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這種特殊的需求也決定著下級中的哪些可以得到晉升。因此對之進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社會對於部的特殊需要包括:①女幹部的需求。②少數民族幹部的需求。③“專才”的需求。如有些行業、部門需要懂本行業知識管理的領導者。如科研係統等,這也決定了下級中能適應此需要的幹部的晉升。④優化幹部結構的需要。一個班子的效能如何,除取決於成員的個體素質外,還取決於班子的結構功能如何。一個班子需要做到“年齡互補、知識互補、專業互補、智能互補、能級互補、性格互補、性別互補”等。在80年代初期,上級配備一個地區的領導班子,為了體現年輕化的原則和要求,規定這一類班子的平均年齡均不得超過45歲。由於幾個必進領導班子的人員年齡較大,在選擇最後一個人選時,他的年齡就必須在35歲以下。於是,有關部門不得不放棄35歲以上所有優秀幹部的人選,把眼光集中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來。通過挑選,總算把一個年輕的副鄉長選了上來。這個人剛當了一年副鄉長,雖然素質不錯,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創出什麼突出的業績,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走上了地區的領導崗位。
二、善於爭取機會
能穩操勝券者從不等待幸運女神來敲門,因為他們深知機會其實是自己爭取來的。“毛遂自薦”的故事對我們是深有啟發的,它之所以千古傳為佳話,不僅在於毛遂有才、有智、有謀,主要還在於毛遂不守株待兔、坐等良機,而是利用自己的勇氣和膽量主動爭得了薦才、顯才的機會。曆史上因自存而被重用的例子不勝枚舉,秦王贏正時,年僅十四歲的上卿甘羅,曾被認為是“嫁不出去的醜女”而後成為齊宣王夫人的鍾離春等。下級欲晉升成功切不可一味等待伯樂上門視才,而要主動爭取施展才華的機會,即使伯樂上門相才,也須有人顯露才華的跡象為依據,才能相中。
1.選擇提拔機會較多的單位和部門
在單位和部門的選擇上,應當選擇到那些提拔機會較多的部門工作。
例如,過去,宣傳部門和工會提了不少的幹部,。因為當時政治教育和群眾運動曾一度是中心工作。後來,科技部門、組織人事部門出了不少優秀的幹部,因為這兩個部門選人的起點都很高,平庸之輩一般是進不來的。
近幾年,經濟部門被提拔的幹部多了一些,這主要是經濟工作在整體工作中位置比較靠前的原因。一般來說,隻要選擇到這樣的單位和部門,就等於尋找到了機遇。再比如,上級領導讓你擔任地區領導時,你最好去那些人口多,地域大,經濟位置重要的地方任職。你要在企業當領導,最好選擇利稅大戶。
你在部隊當首長,最好去英雄連、尖刀營、先遣團這樣的部隊。應努力抓好領導最關心的熱門工作,你在部隊就要抓軍訓成績;你在企業就要抓經濟效益、抓市場占有率;你在一個地區就要抓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抓人民生活的改善,抓市容市貌的建設等。如果你總是能抓住這些要害的東西,你在競爭中就會易於取勝。迪克‘謝勒說過:“如果你想在企業界掌握機會,你不僅應考慮該從事何種工作,還應該考慮在何處工作。”他的這番話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有感而發。他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中,就從“嬌生公司”的一名推銷員直接進入該公司的核心,成為艾希金公司的總經理。該年,他才隻有三十四歲。他之能以英年擔任要職,必然有其過人之處。事實上,環境對他也有很重大的影響。他所處身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園地,那是一家正在發展、遠景頗被看好的公司。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一家公司在力求發展的過程中,晉升與工作的機會最多。因為此時他們需要用新的管理方式來管理新增設的工作部門,不論裏裏外外,都急需要人手,因此就不斷有新的工作機會產生。這些機會一半是天意,一半是人為,能掌握與否,各憑本事。此地要強調的是環境對一個人未來的重要性,迪克便是一個最善於利用環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