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的攝影,主要是學習、提高攝影技能,從鏡頭中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大量拍攝了自然風光、民俗民風、動物花草、人文風貌等照片,與同學、朋友們分享,向有攝影經驗的老師和前輩們請教。我曾背著相機,利用假期,到過祖國的城市、鄉村,也到了新加坡、韓國、美國。每到一處,我都深深地被當地的文化、風俗和不同的風光、建築所吸引,被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們那友善的微笑、無私的幫助所感染。

經過多年的努力,隨著攝影水平的提高,對攝影理解的加深,我已成為了四川省青年攝影家協會會員和成都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以前,每當拍到一張自己滿意的照片,都會高興得喜形於色。近年來,隨著去西部山區采風,特別是到了大涼山彝族地區,那裏人們的生存環境、他們所麵臨的生活困窘,不時地撞擊著我的心靈。當我抓到反映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眼神,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時,我就開始對著照片沉思:如果沒有深入山區的體驗,我們也許永遠不會真正理解這些貧困的人們,理解他們確實所需要的關懷和幫助!於是,我把鏡頭更多地對準了山區的兒童、老人,對準了從事沉重勞動的工人、農民。我覺得有這個責任,用我所長,希望能通過我的鏡頭,喚起人們對弱勢群體,對需要幫助的人們更多地關注。同時,這些生活在貧困中的同胞,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相互關愛的生活態度也深深地打動著我,從他們的微笑中、從他們在收獲勞動果實的喜悅中,我們能感受到一種樸實、一種自信的精神,這些發自內心的東西,對我們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

十八而加冠,今年正是我邁向成年人的裏程碑。因此我打算把我的一部分攝影作品整理出來付梓,主要偏重於近年關注的重點,作一個小結,給自己一個交代;也希望藉此能通過其中的一些作品喚起人們以各種形式行動起來,對弱勢群體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關懷,貢獻出自己的愛心。

承蒙四川文藝出版社不棄,同意正式出版發行我的這本攝影集。為籌集印刷所需要的資金,很多同學和好友都慷慨解囊,無私捐助,使我得以夢想成真。在此,我要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出版以後,我打算把這本集子回贈給這些幫助我籌資的朋友們,在以後再到山區和勞動場地攝影時分發贈送給那裏的人們,並贈送到一些社區和社會團體,以此報答社會,盡我微薄之力為社會作出貢獻。

希望我的攝影生涯能夠繼續得到各位讀者和朋友的支持,能夠得到各位專家和前輩的指點。

我願意將這本攝影集,獻給我的父母,獻給照片中的主人翁,獻給出版社為此付出心血的編輯,獻給所有關心幫助過我的人們。

自從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人間,我們就有了火。對火的崇拜,也是人類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看到這位漢子生起這麼旺的火,有感於斯,攝下了這張照片。攝於銅梁舞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