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蒸呢?梁鴻濤不知道,但是他經常吃包子,於是就按曾看到的蒸包子的法子蒸起來。
過了一會兒,蒸魚的香味開始從蒸籠中散發出來。梁鴻濤使勁吸著鼻子聞著清香。沒說,這香味還讓人食欲大開,直流口水啊。看來味道也不會差。
不過梁鴻濤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好運氣也就到頭了。當滿漢樓到台柱劉一手踱著步子走進小廚房時,梁鴻濤的黴運也開始了。
“喂,徒弟,你這是蒸魚嗎?”楚三用筷子撥弄了一下帶著厚厚魚鱗的鯉魚,滿腦袋不解的問道。
“是啊,師父,有什麼問題嗎?”梁鴻濤點頭稱是。劉一手的表情很奇特,跟梁鴻濤昨天做出烤鴨時差不多,腦袋瓜單細胞的梁鴻濤想當然地認為劉一手是在讚賞自己。
其實劉一手也很迷惑,因為梁鴻濤不按常理來烹製。昨天做烤鴨就是聞所未聞的法子,味道也確實好到不能再好。難道今天又在創作奇跡?劉一手也把不準,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道蒸鯉魚味道肯定非常出色。
為什麼呢?因此廚師畢竟隻有創新才能有發展,總守著祖宗以前留下的東西可就隻會退步。劉一手也不是個固步自封的廚師,所以也蠻接受新思維的。
先進理念的劉一手帶著一點點懷疑和一點點驚喜,用筷子分開了厚厚的魚鱗,夾了一塊魚腹肉放進了嘴裏,然後準備細細咀嚼品嚐。
“啊!呸!”可憐!這魚肉才進劉一手嘴裏可就給吐出來了。為什麼呢?因為實在是不能吃啊。
“來,你自個嚐嚐看!”劉一手並沒有立即發火,而是將筷子遞給了梁鴻濤。
梁鴻濤雖然單細胞,可也不是個蠢人。他已經從劉一手的行為表情上知道了蒸魚是完全失敗了。不過人總是有僥幸心理的,於是梁鴻濤也試著夾了塊蒸魚肉放進嘴裏。什麼味道呢?梁鴻濤也一口吐了出來,因為這是他生平吃到的最難吃的蒸魚了。
鯉魚是淡水魚,生長在塘、湖、河之中。由於鯉魚的雜食性,因此帶有土腥味,很容易破壞了鯉魚的鮮美肉質。
廚師燒製鯉魚時,習慣性地會在鯉魚頭下半寸加刀,以取出鯉魚體內最為腥臭的兩根長筋,燒製過程中則用幹辣椒、薑、蔥等配料去腥味。
梁鴻濤的蒸魚,沒有這些個步驟,因此不但難吃,更誇張的是蒸好的鯉魚可跟剛從泥裏撈出來的沒什麼不同,入口滿是腥味,完全沒有鮮美的概念。由於又沒有去鱗,魚鱗上特有的滑膠也讓味道越發差上了幾分。因此實在是道徹底失敗的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