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又經過兩個月的反複改進,四童電報終於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此時格林董事長恰巧外出旅遊去了。被債主們逼得走投無路的愛迪生,隻得將四重發報機的專利權,極不情願地以3萬元賣給了一位叫古魯特的商人。
自然,愛迪生的朋友無不為此惋惜,他們為他算了一筆帳:如果能夠普遍使用四重電報機,那麼,全國每年僅節約的電線裝置費就可達1500萬至2000萬美元!
可是愛迪生對此卻十分坦然:“3萬就3萬吧,隻要這發明能使社會大眾受益,我就滿意了。”
1876年,蘇格蘭後裔貝爾首先發明了電話。可是貝爾的發明卻久久地停留在原始階段。它的音波極為微弱,距離必須很近,不然就聽不清楚,人們隻是將它視為一種玩具。貝爾提出的專利申請,是以“以電線傳送聲音”而獲專利權的。因而沒有人想過,將這玩藝兒作為長距離通訊的工具。倒是波士頓的幾家銀行買了貝爾公司生產的這種玩具,作為值班員的報警裝置,他們認為真遇緊急情況,有總比沒有好。
西聯公司的歐頓董事長,以他敏銳的感覺,發現了貝爾電話的巨大潛力。興奮不已的歐頓來到了曼羅公園,要求愛迪生改良電話。他告訴愛迪生,要是能把這玩具式的東西改良為實用的能遠距離通話的電話,那將是通訊手段的一場振奮人心的革命!
1876年春,愛迪生將門羅園研究所和工廠搬到了紐約西南方約40公裏的小山上。這裏被人們稱為“曼羅”。放眼望去,起伏不平的山丘上碧草芊綿,繁花爭豔。叢林裏,鳥鳴鶯啼;花草間,彩蝶翩翩起舞。搬到這裏後,研究所和工廠分為兩處。研究所的房屋有兩層,樓上5米長,15米寬的大房間是實驗室,樓下則是用來做辦公室、圖書室和模型室。
春風輕拂綠草繁花,蔥綠的林木掩映著新建成的廠房、研究所,心曠神怡的愛迪生和同事們如置身於錦屏畫坊。所以他們將這個研究和工廠稱為“曼羅公園”。
曼羅公園的第一個發明項目,便是實用電話的改良。
愛迪生反複研究著貝爾的電話。他發現,貝爾電話的聲音之所以很小,就在於它是利用人的聲音直接振動導體傳到電線,這樣,電流的大小變化就十分有限,電線越長,電流大小的變化就越趨於消失,對方一端當然無法聽清。
可是,怎樣才能使電流大小的變化增大並能在長距離傳送後也不衰減呢?
在經過了許多項實驗之後,愛迪生找到了辦法:在電話的送話筒裏,放上些碳精粒,利用炭素對電流的阻力,來加大振動。這樣一來,電話機就不是用人的聲音直接振動到電線,而是使電話兩極間的電阻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一種電波。然後再加上感應線圈,聲音便可顯著放大,這樣即使是長距離通話,人們也可以清楚地聽到電話裏傳來的聲音。
這樣,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可能稱得上是電話的東西,在曼羅公園的研究室裏試驗成功了。
當歐頓董事長用顫巍巍的手拿起話筒,聽到從遠處傳來的愛迪生的聲音後,他高興得難以自控。過了許久,他才以顫巍巍的聲音,向遠處的愛迪生發出衷心的謝意:
“感謝你,曼羅公園的魔術師,感謝你為聲音插上了翅膀!”
在改良電話的實驗時,愛迪生同時又注意到了一種現象,送話筒裏的傳話器膜板,隨著說話聲音的高低而發出相應的震動,聲音高,顫動就快,聲音低,顫動就慢。
接著愛迪生找來了一根短針,然後將一端頂在傳話器的膜板上,一端用手指輕輕地按著。當他對著膜板講話時,手指頭就會明顯地感覺到針在作相應的顫動。這時靈感閃電般地掠過他的腦際:“當針隨說話的聲音顫動時,能不能想法使針尖在物體上記錄下相應的痕跡呢?如果記錄下了相應的痕跡,那麼反過來,用針尖摩擦這些痕跡,也一定會還原為相應的大小不同的震動。將這種震動放大過後,也就自然應該出現原先說話的聲音。”
按照這個思路,愛迪生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結果證實了他的猜想。在1877年7月18日,他在記事簿上寫道:“我用一塊有尖端突起的膜板,對準安在圓簡上的蠟紙。當一麵對著膜板說話,一麵轉動蠟紙時,話音的振動就非常清楚地在蠟紙上留下了程度不同的痕跡。實驗證明,如果要將人的聲音全部予以貯存,日後需要時再隨時放出來,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他完全沉浸在了這種新機器的創造發明衝動中。他的耳際,總是縈繞著一種機器發出的奇妙聲音。機器的雛形在腦子裏慢慢形成,而且越來越清晰。在8月12日,他的記事簿上出現了“留聲機”一詞,代替了“會說話的機器”。
到11月29日,愛迪生又找來了負責工廠的克留吉,遞上了一張設計圖,要他盡快做出來。克留吉忙了十來天,機器做出來了。但克留吉怎麼也看不懂這是用來做什麼的。看吧,一個能轉動的金屬大圓筒上,刻滿了螺旋槽紋,搖動曲柄,大圓筒便轉動起來。還有兩根金屬管子,每個管子的一端都裝有一塊膜板,膜板的中心,有一個鈍頭針尖。
這究竟是什麼玩藝兒呢?不光是克留吉弄不明白,研究所的人都圍上來,打量著,七嘴八舌地推測著,卻沒有一個有把握。他們自然又把目光齊刷刷地射向愛迪生。
“它呀,我稱為‘留聲機’,也就是會說話的機器。”
機器說話?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人還有說不出話的啞巴呢,機器能張口說話?
還是讓事實(不,是機器!)說話吧。愛迪生把一張薄薄的錫箔裹在圓筒上,再將針頭對準錫箔。隻要搖動曲柄,針頭就會順著滾筒的螺紋記下振動的聲音。愛迪生深深吸了一口氣,對著那根金屬管的喇叭形口子大聲唱了起來:
梅莉的小山羊啊,多麼可愛!那棉絨絨的毛,像是一團團的白雪。不管梅莉走到哪裏。
那可愛的小山羊啊,跟在後麵總不停歇。唱完後,愛迪生換過另一根金屬管子搭在剛才針尖走過的錫箔上。這時當圓筒慢慢轉動時,歌聲從管子裏傳了出來。
研究所裏頓時一片驚歎聲,一片歡呼聲,一下子打破了令人沉悶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