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的時候,首先要讓自己多一點涵養。有一個成語“虛懷若穀”,說的就是人的心胸應該像空蕩的山穀那樣,既能容忍美的東西,也能容忍醜的東西,即使再多的人來來往往,也不會影響到它的寬廣和深邃,善意與美麗。如果你有這樣的一份胸襟,自然不會動輒與他人爭執,讓他人為難,你的生活也會因此而變得平靜和順,因為看到你,別人的心情就會不自覺地好起來。所以,多多播撒一些花種,讓你的生活有更多的芬芳吧。
02.用欣賞的眼光看人,越看越順眼
收起架子,將自己的眼光放在與他人的優點平行的高度。
想要覓得心中清靜的人,害怕的不是人潮洶湧產生的噪音,而是害怕人性的醜陋麵,當貪婪、卑鄙、狂躁等等性情在你眼前依次上演,你會感歎人心叵測,恨不得遠離塵世。但是,人性本身有美有醜,其實你不該責備別人的“陋習”,而應該檢討自己的包容力不夠。
人們都說陳生是個太過清高的人,他似乎不屑於和公司任何人接觸,雖然是領導,但他和自己的下屬很少有工作以外的言談,就連與自己的秘書也很少交談。別人和他多說幾句話,他就會露出不耐煩的表情,不停地看表,讓人尷尬不已。
對於陳生來說,他的確不想多和人接觸,他總覺得他們說的話題很無聊,男的聊錢和女人,女的聊錢和男人,他覺得他們從裏到外透著俗氣,讓他完全不讚同。所以,除了工作接觸,他完全不想跟別人交流,他很希望能夠多一點獨處時間,讓自己的耳朵能夠遠離那些鼓噪,或者接觸一些真正有內涵、有修養的人,談一些高尚的話題……
故事中的陳生看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不順眼,這是很多現代人從未說出的心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現代人越來越自卑,總是覺得自己遠遠落後;現代人也越來越自大,總是覺得自己在某一方麵高人一等,別人遠遠比不上,這“某一方麵”,往往是道德上和習慣上的某種優越感。
我們也不止一次地看過這樣的人,所有人都在熱火朝天的聊天,隻有他在一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色,或者禮貌的微笑,表示他對話題一點也不感興趣。也許我們也曾無意中做過這種事。我們常常覺得別人不夠善良、不夠忠誠、不夠坦白、不夠寬厚、不夠內涵,其實,別人真的不如你嗎?你的自我感覺會不會過於良好?
你有沒有想過,將別人看低,是因為你端著架子,總把自己看得太高?說穿了,你看別人不順眼,是因為內心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恰恰說明你沒有容人之量。你容不下別人的見解,別人的樂趣,別人的性格,在你看來,那些太俗。而你又有多雅?給別人一個孤僻的身影就是“雅”?就是“舉世皆濁我獨清”?醒醒吧,你還沒有屈原的才學和覺悟,就先不要故作高深,現在的你也不過是個為一日三餐打拚的年輕人。
吉米出生在漁民家庭,這個家庭世世代代以出海打魚為生,吉米從小就能縫補舊漁網,捕捉魚餌,修理船隻。18歲那年,爺爺決定帶他出海。
大海深處,爺爺教他如何使舵,如何下網,如何根據水顏色的變化辨識魚群。就在他聽得起勁的時候,老天突然變了臉,剛剛還晴空萬裏,風平浪靜,現在是狂風大作,巨浪滔天……爺爺馬上命令道:“快,趕快拿斧頭把桅杆砍倒!”他不敢怠慢,立即抓起斧頭用盡全身力氣把桅杆砍倒。大海重新恢複了平靜,祖孫倆用手搖著櫓返航。他不解地問爺爺:“為什麼要砍斷桅杆?”爺爺說:“帆船前進靠帆,而升帆靠的是桅杆,就是說船要行得快,必須靠桅杆和帆。我們現在為何行得慢,就是因為沒了桅杆和帆。”頓了頓爺爺又說:“但是,由於桅杆豎得高,又使船的重心不穩,遇到大的風浪就更加危險了。所以,我讓你砍斷桅杆,就是為了降低重心,使船能穩定下來。”
之後,他當上了造船公司的總經理。不過,在他的辦公室牆上有這樣兩句話:“豎起桅杆做事,砍斷桅杆做人。”他說,這是他的“座右銘”。
人在社會求得生存發展,就如船隻在海上行駛,隨時立著高高的桅杆,看似威武,實際上會給自己帶來危害。做人如果始終擺著架子,就失了對他人的尊重,久而久之,人們也不會真心地尊重你,更別說和你友好相處,因為在他們看來,你沒有基本的修養。
有句話叫“狗眼看人低”,人們也常常用這句話比喻那些清高的人、仗勢欺人的人、勢利眼的人,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俗語其實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狗的視界十分狹窄,當它看站在它眼前的人,看到的不是實際的高度,而是比實際小很多,這種視界,不但給狗帶來了罵名,還會給它帶來實際上的危害,如果它看低老虎,豈不是要遭殃?
架子端得越高,視線範圍就越窄。也許你會反對:“等等!高了怎麼會窄?沒聽說過‘一覽眾山小’嗎?”可是,那是要你切切實實地踩在最高的山坡上,可不是踩在高蹺上,隻能待在那麼一丁點地方,東瞧西望還挺得意。所以,趕快把你的架子收起來,別人沒你想的那麼差,你也沒自己認為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