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於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
◎以德遺後者昌,以禍遺後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餘;強暴奸詐者,禍之始。
◎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溺愛者受製於妻子,患失者屈己於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食能止饑,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語人之短不曰直,濟人之惡不曰義。
◎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誘人為善。聖賢所以為聖賢,隻是欲引天下後世之人皆入於善。
◎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或謂才子多傲,餘曰傲便是不才。
◎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欲,故以得欲為樂。欲無時可足,故樂不勝憂;理無時不存,故隨在皆樂。至樂順理。縱欲之樂,憂患隨焉。
◎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慎能遠禍,勤能濟貧。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改過則長善矣,甘貧則足用矣。
◎女相妒於室,士相妒於朝,古今通患也。若無貪榮擅寵之心,何嫉妒之有?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貸而富者曰文。噫!吾將謂得時乎?尊而驕者不為矣,吾將謂失時乎?富而安者吾為矣。
◎或曰:交處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謗。曰:“去六邪,用四尊,則可矣。”曰:“諫未深而謗君,交未至而則友,居未安而罪國家,家不儉而罪歲,道不高而淩貴,誌不定而羨富,此之謂六邪也。自尊其道,堯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親,天下不得而絀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娛也。自尊其誌,刀鋸不得而威也,此之謂四尊也。”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憂勤者,建業之本也。古琿無富貴之聖賢,無宴逸之豪傑。
◎夫為善易,積善難。士之於善也,微焉而不厭,久焉而不倦。幽隱無人知而不間,招世之疾逢時之患而不變。是故根諸心,誠諸言行,與時勉勉,不責其功夫,然後親友信之,國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積未至,其疇能與於斯乎?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霹靂手段,方先菩薩心腸。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秀才起事,三年不成,不可怕;民起事,流寇而已,也不可怕;若是讀書人和農民聯合起來造反起事,那才是真正的可怕之事!
◎曾國藩與塔其布對語
塔其布:六部九卿,各省督撫,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一個個自稱是正人君子,可到頭來,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曾國藩:塔將軍,有一句話,算是我對你的忠告。
塔其布:請講。
曾國藩:任何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能耐,不管做了多大的官,也不要跟朝廷作對。
塔其布:為什麼?
曾國藩:再強的人也是單個的人,再弱的朝廷也是個龐大的統序。
塔其布:不同富貴,好漢子;能共患難,真性情。
◎曾國藩與曾國荃對語
曾國藩: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在這一點上,你實在是誤會了我。
曾國荃:大哥,你又開始言不由衷了!?
曾國藩:喜歡異性,是連禽獸都知道的事情。
曾國荃:我是不是禽獸這一點你不用來告訴我,我隻是想,我到底是不是個男人?
曾國藩:你是男人,你應該是個男人!
曾國荃:可男人應該是棵遮天的樹,燃燒的火,讓女人可以乘涼,可以給女人溫暖,可我算什麼?
曾國藩:你錯了,男人不是樹,是山!
曾國荃:那是一座沒有樹、沒有草、沒有花的山,那是什麼山?是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