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業務轉型(1 / 2)

第十一章 業務轉型

星河科技大廈。

總裁辦公室內。

廖元凱戴著眼鏡,正在仔細地審閱著一份廖俊傑提交的有關星河科技向機械製造轉型的項目資料。廖俊傑和廖元凱也各自手持一份坐在他的對麵。三個人正在為公司是否適合向印刷業轉型而進行深入分析與研討。

“俊傑,你先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廖元凱頭也不抬地看著手中的資料說道。

“大量的數據表明,上海的總公司最適合業務轉型。杭州雖然也設有廠房和經銷點,但規模不大,實現的利潤與投入的成本相差會很大,而且保留住星河科技的基礎產業也是明智之舉。總的來講,轉型隻是一個大膽嚐試,能否成功,還要看整個市場和公司本身的適應能力。”廖俊傑說。為了這些資料,他整整準備了兩年。這麼努力地做這些,目的隻有一個:如果公司要生存下去,隻有在保留基礎產業的前提下嚐試轉型。星河科技不能一直依賴舊產業,還要有更敏銳的嗅覺探索和適應市場的需求與發展。

“俊偉,你呢?有什麼想法?”廖元凱聽罷滿意地點點頭,轉而問廖俊偉。

“我不是很認同哥的說法。杭州的公司雖然小,但並不代表它不適合轉型。自從我接管公司以來,馮叔也教會了我很多。同一個企業,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分公司也可以先從小規模的做起呀。”廖俊偉反駁道。被安排在杭州分公司,他已經委屈幾年了。這會倒好,被廖俊傑一句“保留住星河科技的基礎產業”全部把這幾來他的努力給抹殺了。廖俊傑是存心跟他過不去還是在排擠他?!他到底想怎麼樣!

廖俊偉所說的馮叔是跟著廖元凱一起出來的,是他敬重的老前輩。廖元凱把公司遷到上海,馮叔沒跟來,堅持留在杭州,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對家鄉有種不舍的感情,而且人老了,不想再四處奔波。廖元凱欣然同意了,讓他留在杭州輔佐俊偉。從這幾年的分公司的業績來看,廖元凱的決策是正確的,廖俊偉確實已經由一個好玩的公子哥銳變成一個成熟穩重的、有事業心的大人了。這裏麵馮叔功不可沒。

“俊偉,你沒想到一點。既然你也說了是同一個企業,如果是杭州的分公司也轉型的話,你想想,杭州並沒有印刷器械產業,那邊最多也是電子業和手工業,所有物料在周轉和運輸上是不是一筆龐大的開銷呢?”廖元凱反問道。這讓廖俊偉一時語塞,他不得不垂下頭來。

“爸爸所說的話正是我想說的。俊偉,如果你不想在杭州的話,可以調來上海,助我們一臂之力啊。”廖俊傑也說道。做這樣的決定難免不讓俊偉誤解,但從公司的角度出發,也隻有這樣了。馮叔跟了爸這麼多年,就算俊偉調來上海,相信他一個人也能管理好杭州的分公司。

“這我沒想過。”廖俊偉心有不服地說道。這不是擺明了逼他就犯麼?退一步講,回上海的話自己隻有被廖俊傑使喚的份,在公司就更沒地位可言了,怎麼也比不上在杭州自己說了算強!

“杭州那邊有老馮看著應該沒什麼問題。俊偉,你哥的建議不妨考慮一下。”廖元凱說道。俊傑說的不無道理。一方麵以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另一方麵又顧及到了弟弟的處境,可謂兩全其美!這些細節連他都沒有考慮到。

你們都決定好了,我還能考慮什麼!廖俊偉的話憋在心裏,低著頭悶悶不樂地不發一語。

廖元凱看了一眼廖俊偉,一臉無奈。他早已習慣了廖俊偉這模樣。做生意不是講脾氣,隻要他能拿出足夠能說服人的理由,他們絕對無話可說,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對於杭州分公司是否適合轉型時意見出現分岐。

“俊傑,這兩天你盡快做份企劃書給我,我要在下周的董事會上進行投票決議,就由你來主持吧。”廖元凱即刻拍板定案。既然決定了就得抓緊時間,這是他一貫的處事作風。他也一直是這樣教育兩個兒子。

“爸,我先走了。”廖俊偉突然站起來說。不等廖元凱回應就徑直一個人揚長而去。看著廖俊偉離開,廖元凱撐住額頭無力地靠在椅子上。

“爸,怎麼了?”察覺到爸爸的異樣,廖俊傑立刻關心地問道。

“我沒事。你看看他那樣子!哎!真是氣死我了。”廖元凱擺擺手歎了口氣。俊偉目中無人的態度甚是讓他反感,再不好好改改這個壞脾氣,將來怎麼能放心地將公司交給他呢?

“爸,慢慢來吧。俊偉已經改變很多了。有時候對他要求過高的話恐怕隻會適得其反。”廖俊傑安慰他道。很多時候做為哥哥的他也很無奈。他盡量滿足俊偉,也會教導他經商之道。他也不是沒感覺,俊偉對他刻意的疏遠,對他隻是表麵上的尊敬。可是,商場上沒有絕對的能力是站不住腳的,爸爸和自己這麼做都是在保護他。隻是他一直都不能理解才造成現在這個局麵。

“要是俊偉有你一半的頭腦和脾氣就好了。”廖元凱語氣顯得很無奈。俊傑和俊偉,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他器重哪一個都讓他為難。但確實俊傑是比俊偉優秀。在俊傑的教導下,俊偉如果能虛心學習,他希望將來他們兩兄弟能並肩作戰,共同為星河科技的未來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