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3 / 3)

是的,隻要留心看一看小包的作品,就可以聞到青春的氣息。雖然她總是通過描繪她所熟悉的凡人小事,懷著同情去描寫普通人的困苦、沉鬱、哀傷和向往。在他們的似乎無法避免的悲歡和爭鬥中,磨礪出心靈美的閃光來。可以看到,小包正在向四方八麵和各個生活領域伸出探索的觸角,企圖去探求人的心靈美和性格美,去探求某些人生哲理和辨析曆史的烙印。她是經曆過那些荒唐的歲月的,她也有著心靈的傷痕,可是她不學習某些青年作家,著意於傷痕的展覽,用自己蒼涼的憂傷和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歎息,以至用自己的彷徨和失望,去撫慰有過同樣遭遇的青年讀者的心靈創傷。小包卻不是這樣,她對於生活並不是冷漠的旁觀者,她相信人,相信美好的心靈和善良的願望,她相信未來。她的作品中,在冷淡中有熱情,在沉鬱中有歡樂,在辛酸中有喜悅,在感歎中有憧憬。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和劍拔弩張的鬥爭,也沒有什麼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曲折複雜的矛盾,她也不去企求表現那些尖端題材和解答某種盡人矚目的問題。她似乎沒有接觸重大的社會矛盾,也聽不到鏗鏘的曆史腳步聲,隻是從自己生活圈子裏窺察到的凡人小事,從一個不大的角度,用她那女性特有的纖細和舒卷自如的筆觸,去刻畫那些凡人們的悲歡和憧憬,展示內心的矛盾,發掘美好的心靈。從而在這樣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裏,反映出時代巨人前進腳步的痕跡和偉大曆史潮流中的一兩朵浪花,像一個在大海邊拾貝的孩子,自有她的滿足和喜悅。

但是正因為這樣,正像我有理由向這個孩子提醒不要忘記她麵前的大海一樣,我有個理由提醒小包:應該在生活中更上一層樓,攀登得更高一些,把自己的視野展現得更寬廣一些,把生活探察得更深刻更真切一些,給人以更深的人生哲理和藝術享受。我這樣說,不是要她放棄自己喜歡的立腳點和觀察生活的角度,而是要從這些凡人小事中挖掘出更多的真善美來,正如從一滴水看到一個世界一樣。描寫壯闊的波瀾和叱吒的風雲,誠然不易,但要從一滴水的閃光中反映出整個世界,恐怕是更難的。

我還注意到,小包在她的創作方法和藝術表現形式上,正在進行某些探索和試驗。她隻寫了有限的作品,然而不僅已經接觸到各個生活領域和各色各樣的人物,而且表現形式也有雜然紛呈的模樣。沙汀式的嚴酷和精微的刻畫,加上青年人固有的熱情和女性的細膩,還時不時摻和著某些幽默和嘲諷,甚至在《相見》中試驗起最新的(其實不算新)現代表現方法來。所有這些,她都取得一些可喜的成功,然而也看出她的創作方法的不穩定性和某些不成熟性。然而這正表現出她勇於探索的銳氣,表現出正在尋求自己得心應手的風格。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勇於探索是十分可貴的。她現在表現出的不穩定性和某些不成熟感,正是她終必成熟,終必形成穩定風格的前奏。

對於一個作家,特別是一個青年作家說來,最可怕的不是在不疲倦的探索中的不穩定和不成熟,以至某些暫時的失敗,而是在他滿足於從自己狹窄的生活圈子裏所得來的浮光掠影的景象,加上自己想當然的虛構,用某些平庸的流行筆調去趕寫時髦的題材,這樣做也許比較輕巧,也許可以滿足某些編輯部的需求,甚至可以嘩眾於一時。但是他卻沒有找到一個可供自己挖掘的生活領域,也沒有形成藝術表現上的獨特風格,這樣的作家不會是很有出息的,他的作品也經受不住曆史的淘洗。有的作品不要說幾十年幾百年,才過幾年,事過境遷,便無人問津了。

我感覺小包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她在思考、探索和苦悶中,也許會遇到某些彎路,也許會因為追求某種表現方法而丟掉自己已經獲得的某些成就(有的評論家已經指出過);但是我總相信,隻要勤於探索,善於思考,她終能博采眾家之長,融會貫通,找到自己最能駕輕就熟的表現方法,形成自己的穩定風格。我對她說過,要做到:小包就是小包,小包的作品放在哪裏都是小包的作品。四川有無數的大川和小川,也許小包終於據有山間一條小川,終身在那裏汩汩地流淌著,委婉有致地唱出自己心愛的歌來。探索誠然是一個艱難痛苦的過程,然而歸宿卻是最大的喜悅。我以為經過艱苦跋涉後,在山間小徑旁找到的清泉,遠比在大馬路邊擺著的可口可樂甘美得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創作的道路誠然是修遠的,可是隻要有上下求索的精神,我相信終將在艱難的攀登之後,到達某一個文學的峰頂,哪怕這個峰頂在浩瀚的群峰中並不是很高的。

探索者,勇敢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