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小開還是大明來說,今天,都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在這天,大明的陸軍,將擁有一件劃時代的裝備,從此將一隻腳邁入“裝甲時代”,雖然這一步走的是那親的艱難。
隨著一陣鞭炮響起,一輛披著紅綢象個鐵罐頭盒子的怪車出現的人們的視線中,這就是大明第一代陸軍通用裝甲車,與以前那種蒸汽裝甲車的“傻大黑粗”不同,受這個時代要命的發動機功率限製,這輛車做的要嬌小秀氣得多,隻比一輛轎車大不了多少,整車鋼質裝甲也薄得多,全車大部隻有五個毫米左右均質裝甲,最厚的車輛前部,也隻有十多毫米,當然,按照測試,這樣的裝甲,抵擋一般的機槍子彈,已經沒有多大問題,也算是剛剛夠用了。
當問到要多長時間能夠生產一輛時,主管裝配的車間主任道:“如果零件齊備,隻是組裝的話,大約三十多個小時一輛!”
小開搖搖頭,這樣的速度,顯然太慢了,大明如此龐大的陸軍,這得等多長時間才能裝備上啊?
這時,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大著膽子擠上前來,鼓起勇氣對小開施了一禮道:“啟稟皇上,臣有一策,可以大大縮短裝甲車的組裝時間!”
“哦?不要怕,有什麼想法你說說看!”小開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道。
那技術員道:“其實這也不是臣的創新,很多工廠已經在向這方麵發展,隻是還不那麼係統,臣的想法是將這種先進的方法規範起來,臣的這個辦法叫流水線作業!就是在裝甲車的組裝中,我們可以將車輛的底盤放在一條傳送帶上,傳送帶以一定的速度向前運動,而技工們隻需站在流水線的兩邊,按照分工,依次裝上發動機,車門,輪胎、儀表等等,每個人都根據需裝上的零件的不同,做重複的動作,便可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而我們對每一個工序的備件,將是標準化的……”
小開的心中不由一驚,流水線嗎!可笑,我這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竟然忘了這茬!小開立刻點頭道:“朕明白了你的意思,你說的很有道理,朕代表大明謝謝你!你叫什麼名字?”
那技術員臉色通紅,激動得有些結巴的道:“回皇上,我叫向華!”
小開道:“那好,你以前是做什麼的?”
向華道:“我隻是個普通的裝配工程師!”
小開轉頭對身邊陪同的徐光啟等人道:“好,這件事朕建議就由我們的向華工程師來全權負責,你們看如何?”
這皇上都開口了,誰還會反對?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離開工廠,小開在車中不由神遊太虛,他想道:工業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和硬件設備的比拚,更是管理和協作的較量。一說到工業,人們往往就想到了轟鳴的機械和那些學識淵博的工程師等工業技術人員,並且認為他們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工業的強弱,這種說法確實沒錯,但是並不完全,在技術和設備等硬件條件之外還有管理和協作這個軟實力,軟實力才是最終決定大到一國小到一個工廠運作效率的關鍵。
就以這流水線來說,工廠通過專業化的運作和分工,讓工業效率成倍提高,工業品價格因而大幅下降,這才是真正的現代工業!相比傳統工業,兩者的競爭力差了N個檔次。
曆史上最早的流水線,好象在是1769年,英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開辦埃特魯利亞陶瓷工廠,在場內實行精細的勞動分工,他把原來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製陶流程分成幾十道專門工序,分別由專人完成。這樣一來,原來意義上的“製陶工”就不複存在了,存在的隻是挖泥工、運泥工、扮土工、製坯工等等製陶工匠變成了製陶工場的工人,他們必須按固定的工作節奏勞動,服從統一的勞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