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義務教育(2 / 2)

難怪那些野小子會改了習性纏著要學認字!

“以利誘人讀書識字!” 楊明德苦笑一聲,緩緩坐下,長歎一聲:“可笑我楊明德自以為還算見多識廣,卻從未見過這種以利誘人讀書識字之法,這皇上讓人看不透,看不透啊!”

“還不止這些呢,據說進了廠工人,都按照洋人曆法每天做五個時辰,六天休息一天,這六天裏麵竟有一天是專門學認字,最嚴格的是那些參了軍的兵士,每兩天就有一次文化課和政治課,聽說那些教材都是皇上親手編撰的,而且兵士以後若是想當軍官,都必須文化課過關,若是不然此生都別想再進一步。”

“竟有這事?”龐兄也是皺著眉頭,但思考片刻後卻又搖了搖頭:“就算他能教會那些泥腿子和兵丁認識幾個字,但那終究是小道,吾等苦讀多年,依然不得其境,靠著幾個月粗學又能習的多少?”

楊明德也是點了點頭:“龐兄說的也有道理,這終究是小道,若想啟民智,必須從娃娃抓起,這才是大道正途。”

“正途也有啊。”賀姓男子酒酣微醉,拍著大腿立刻說道:“我說兩位兄長,你們真該出去走走了,如今朝廷已經正式開始推行一種叫義務教育法,把讀書分為三等,就像我等所指的蒙學,中學和大學類似,聽說此刻正在各地修建或者購買校舍,正準備過完年後就鋪開呢,而且我還聽說,朝廷還準備啟用獎懲製度,但凡是各家各戶有七到十歲的適齡孩子,最少得送入新學讀書三年,叫什麼義務教育,若是不送入新學,父母就要科以親身勞役!”

“親身勞役?”兩人奇道。

“是的,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一天不送孩子去,那就對父母罰一天勞役,依此類推,別的勞役有錢人可以錢頂,這種親身勞役不準用錢頂、不準他人代,必須父母親身去服役,若是你一年不送去,那麼便取消父母大明戶籍,這天下你將永無立足之地!”

“胡鬧,真是胡鬧”龐兄聽到這裏,頓時大為氣憤,怒斥道:“我等都是讀書之人,求學之道貴在自願,若是強迫本就不可,而且不學還要處勞役,還親身,這實在是太霸道了,那些苦人家的孩子,又哪裏付得起學費,難道要人家賣兒賣女,或者遠離家鄉嗎??”

“龐兄,龐兄,稍安勿躁,且聽我說完嘛。”見到龐兄如此激動,話語急促得讓人插不上嘴,賀姓男子苦笑一聲,等他說完才繼續道:“人家的義務教育的蒙學都是免費的,學生隻要自帶一頓午餐,早去晚回,就近入學便可,隻有中學和大學是需要出錢,不過中學也是減半收取,若是窮苦人家能過了蒙學和中學兩關,上了大學,還可以將中學的學費全部退還!另外,對於窮家子弟,如果是上了大學,別說學費,連生活費都可向銀行申請貸款,等以後畢了業入了工再以工錢償還!”

“什麼?竟有這等事?”這下別說脾性大的龐兄了,就連楊明德也不禁瞪大了眼睛,全免學費?這需要多少錢啊?

全國三億多近四億人口,七到十歲適齡讀書的孩童怕也有大幾千萬了,如此龐大基數,即便隻是蒙學,即便那些教書先生不收錢,加起來每年也隻怕要幾千萬新幣才夠往裏麵填!朝廷是錢多的紮手嗎?

再說了,從蒙學到中學,起碼要七八年時間,這麼多學生,朝廷從那裏招那麼多教書先生呢?

賀姓男子似乎語不驚人死不休,端起酒杯又說道:“你們還別不信,我的一位本家兄弟,本在衙門裏做文書筆案,如今在奉天的新政務署當差,他可是已經親眼看到了那份公函,而且據他說,如今很多地方的校舍都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路遠的學生還可以住校,而且人家朝廷還特意從南方請來了幾千號教書先生,據說很多都是喝過洋墨水的,都要安排到各不同的學校去;還有啊,聽我那位兄弟說,當今皇上自個掏內帑錢,還要在北京和天津,建四座由洋人任教書先生的那種皇家綜合大學,目前校舍都已經動工了!”

每年補貼幾千萬甚至億的錢強行令適齡學子上蒙學、讀中學,皇上還自己出錢建西洋大學,請洋人教書,今上的手筆,實在是不簡單啊!按古時論,那這幾千萬的孩子,不都成了真正的天子門生?

正當三人被這一連串的消息震得唏噓沉默間,院外忽然響起一陣清脆的敲門聲,不等三人起身,老家人早已急匆匆跑到楊明德麵前,麵色緊張急急忙忙:“先生,外……,外麵有軍爺找。”

軍爺?

楊明德的臉色陡然一變,自從他無意仕途後,便一直在家教書育人,根本沒過問外麵的事,怎麼會招來軍爺呢?

就連有些酣醉的賀姓男子也被嚇得醒了酒,不知到底出了什麼事,幸好楊明德也是海內有名的教書先生,心思沉穩,連忙安慰了一下老家人就親自去迎接,兩位好友生怕他出事,也急急忙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