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蒸汽機的改良完善,為改變大明日益窘迫的交通運輸狀況,在小開同誌的直接參與下,曆時近三年的第一條試驗性鐵路——京津鐵路終於建成,通車那天,整個北京站廣場,早已是彩旗飄揚,震天的鑼鼓聲和炫麗的舞獅舞龍,將整個廣場,襯托得如同一片歡樂的海洋,看著遠處那如同鋼鐵巨獸一般的火車,第一次見到的人又有哪一個能夠不被這劃時代的鋼鐵與力量之美的完美結合所震懾?又有誰能不為國家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與站外廣場寬鬆不同,車站內卻是戒備森嚴,“皇上駕到,敬禮!”隨著羽林衛一聲宏亮的口令和整齊的持槍禮,小開同誌的身影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他笑容可鞠的不停向遠處的人們揮手致意,引起人群陣陣歡呼,在這個古老的帝國,小開同誌上位以來,一掃前朝弊病,文治武功,不僅為普通的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更讓他們從內心,為身為大明人而自尊、自豪!此刻,咋然見到這年輕的君主,又有誰不是心悅誠服?
當小開同誌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坐上高台後,他一反常態竟然沒有太多的言語,他隻是笑著點點頭示意開始,隨著幾麵令旗的揮動,那披著紅綢的巨大的蒸汽機車便拉響了汽笛,“嗚——”一聲巨大的長鳴過後,膽小的人甚至給嚇得捂著耳朵趴在了地上,列車冒著黑煙“呼哧、呼哧……”緩緩地,緩緩地,以一種人力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滑出,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直到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這是怎樣的力量啊!
看著這大大提前於曆史出現的世界上第一列火車拖著長長的車廂離開視野,所有參與設計施工的國內外的工程師們、建設者們相互擁抱起來,歡呼起來……甚至連小開同誌都激動得熱淚盈眶,但隻有小開同誌明白,鐵路,不僅將大大促進大明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是文明的最好傳播者、國人最好的教育者,想到這,他記起了小時候老師介紹火車時講過的一個笑話:“一個老農第一次看到火車風馳電掣般的前進,不禁大驚,這麼大個牲口,一天隻看要吃好多草?你看它趴在地上爬都跑得這麼快,要是站起來跑,隻看能跑好快的?”鐵路,將助力大明在世界的巔峰繼續闊步前行!大明的工業化,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有了雛形,想到這裏,他不由長長舒了口氣。
隨著半個月的試運行,火車,這一劃時代的交通工具,終於以無可爭辯的事實將這個時代一切運輸方式踩在了腳下,大明內閣根據小開同誌的指示,首先規劃的便是以北京為中心的三條鐵路大動脈:第一條便是幾乎與大運河平行的京——廣(廣州)線,第二條是京——沈(沈陽),第三條則是京——烏(烏蘭巴托)線,雖然,由於這個時代,水泥還僅僅隻是個雛形,還無法構建跨越長江、黃河那巨大江麵的巨型鐵路橋,隻能是采用分段式運輸、輔以水路過江過河的方式,但相比以前,那無疑是天壤之別了!雖然,此時的小開同誌對具體的工作再不直接去關注,但,對鐵路的重要性,沒有人能夠比他更深刻,當試驗鐵路建成後,他便立刻在工部之下,成立了鐵路局,對鐵路實行準軍事化進行管理。
巨大的收益必然是以巨大的成本為代價的,如此巨量甚至可以說是天量的投資,從何而來?小開同誌的辦法很簡單,還是招商,成立專門的鐵路公司,以國家和民間資本共同投資設立。
在轟轟烈烈的巨大建設工程招商進行的同時,被小開同誌命名為“剪羊毛”行動的對倭經濟戰再一次展開。
由於幾乎是毫無征兆的巨量白銀在短短時間裏便湧入了倭國,大肆收購糧食、漁產、生絲等倭國傳統大宗商品,南北倭國國內糧食、漁產、生絲等大宗商品價格頓時暴漲,由於市場上的白銀太多,隨之而來的便是銀價的暴跌,囤積居奇的商人們的跟風,更是加劇了這種狀況,由於大明駐軍的存在,倭國雖然明白這次的白銀事件與大明有關,但卻毫無還手之力、更無絲毫應對之策,時間顯然不在倭國一方,由於倭國與大明以前一樣,實行的是銀本位,由於銀價的暴跌,讓倭國政府的收入在無形中大幅縮水,甚至連正常運轉都無法維持,隻得轉向大明求救,雙方便開始了曠日持久的談判,而早已收到指示的大明外事部門,不斷放出種種相互矛盾的消息,導致倭國國內的物價持續堅挺,而大明各貿易商行,則從談判一開始便悄悄吐出各種商品,全部商品吐出後,竟然純賺白銀達一億五千多萬兩,當大明與南北倭國終於達成協議,大明運來幾船援助商品後,倭國國內的由於白銀的大量外流,銀價終於大幅攀升,物價回落,幾個月後,竟然整個市場形勢又掉了個個,看著大批手工業者、普通百姓的流離失所,倭國政府不得不如明國政府建議的那樣拿出庫藏黃金,向大明各商業銀行兌換白銀,以平抑銀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