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三師為攻擊受挫憋了一肚子氣,這下可算逮到發泄的機會了,這次他們出動了七十二架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幾乎是空三師在聖彼得堡野戰機場的全部力量。
七十二架轟炸機攜帶集束炸彈飛向德軍炮兵陣地,德軍高炮部隊都在運輸線附近,在炮兵陣地附近的高炮部隊很少,所以轟一一路暢通無阻地飛抵德軍炮兵陣地上空,投下了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在德軍炮兵陣地上空落下,在距離地麵1000米左右的高度,母彈打開,射出子彈,子彈散落,觸地爆炸,子彈裏麵裝填的炸藥含有燃燒劑的成分,瞬間引燃了初春季節幹燥的森林。
德軍炮兵陣地就在森林之間的大片空地上,森林一被引燃,濃煙和熱浪便撲向炮兵,炮兵們瞬間變成了救火兵,哪還能開炮?
有的集束炸彈子彈直接命中了德軍火炮,雖然子彈的爆炸威力不足以直接炸毀火炮,可是炸毀一些零部件就足夠讓火炮喪失作戰能力了,大火加上直接命中,德軍的炮兵部隊漸漸啞火。
此時是4月3日淩晨3點,距離開戰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了,雙方的地麵部隊還沒有碰麵,這也是高技術戰爭的特點--地麵部隊的決戰往往會留在戰鬥最後。
袁振在指揮室聽到炮兵團報告“已經沒有敵人的炮彈打過來了”,心中十分高興,他正準備讓自己的炮兵轟擊德軍前線工事,就在這時,參謀長過來說道:“報告軍長,前線送來一條緊急情報。”
參謀長說完便把電報送到袁振手上,袁振身為兩個師的總指揮官,收到的情報、通報、上級指示非常多,這些東西多到戰爭結束都看不完,注意是戰爭結束,不是戰鬥結束!參謀長能在這個時候把一份情報送過來,顯然這份情報無比重要!
袁振一邊接過電報一邊問道:“情報是從哪裏來的?”
參謀長說道:“是我們在敵後的特工發過來的。”
袁振知道這種情報最有價值,立刻把電報放在眼前,隻見上麵寫著--位於六號、九號、十三號區域的高炮部隊正在向二十四號區域調動。
二十四號區域就是炮兵陣地所在的地方,高炮部隊向這裏調動,明顯是想保護地麵炮兵部隊,如果六號、九號、十三號區域的高炮部隊調開,那這些區域的物資中轉站和鐵路調度站不就都暴露出來了嗎?
袁振幾步走到地圖邊上,仔細地看著地圖上的這些區域,驚喜地發現,如果出動轟炸機群攻擊這一片區域,德軍將損失百分之四十的後勤補給能力!
可是袁振卻沒有立刻下命令,因為他不敢保證這份情報的準確性,情報工作是很難的,畢竟敵後特工不是敵軍的總指揮,無法準確地了解敵軍的動態,如果這份情報不準確,空三師就可能遭受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