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第五重裝師裝備了四十五門152毫米口徑榴彈炮,德國沒有解決大口徑自行火炮的穩定性問題,當榴彈炮放在車體上的時候,開炮就會影響車體的穩定,所以這四十五門152毫米榴彈炮都是牽引式火炮,為了把這四十五門榴彈炮送入戰場,德軍可費了好大的勁。
四十五門火炮集中起來向中國軍隊方向開炮,他們的打擊目標是中國軍營與聖彼得堡之間的公路,鐵路,德軍偵察兵早就把位置觀測完畢,所以在黑夜也能打得準。
德軍的火炮口徑雖然大,可是卻沒能對公路和鐵路造成毀滅性打擊,因為它的射速不快,不是德軍訓練水平不高,而是德國無法冶煉出中國火炮用的耐高溫鋼,如果射速過快,炮管就會因為高溫發生變形,這種變形通常是幾個毫米,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可是對於一型射程在三十公裏以上的遠程火炮,炮管幾個毫米的變形就足以讓炮彈準頭全無,於是德軍的炮彈射速隻有每三分鍾一發。
不過德軍的素質還是極高的,他們的炮彈相當精準,其中一枚正中“敦克尼茨”小鎮火車站,爆炸直接把小站的指揮調度室夷為平地,中國的後勤保障係統是一個體係,在這個體係中,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損壞都會影響到整個體係的運轉,這就是體係化作戰的固有缺陷,技術水平再高也無法克服。
敦克尼茨小鎮是聖彼得堡到前線的最後一個中轉站,炮彈炸掉了小站的指揮調度室就相當於掐斷了前線到後方的大動脈!
第一軍總後勤部立刻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第一軍軍長袁振,袁振聽見這個消息先是一陣惱怒,因為開戰已經半個多小時了,除了開頭兩架殲25清除的兩座雷達之外沒有任何戰果,還損失了一架轟一!
袁振在惱怒之後就是驚疑,他沒想到德軍竟然把火炮擺著了戰線後方,要知道這樣的部署對火炮部隊是很危險的,因為火炮的射程隻有幾十公裏,對於TK-96坦克來說,這就是十幾分鍾的路程,火炮部隊可能連撤退的時間都沒有。
袁振重重一拍桌子,衝一邊的通訊員說道:“給我接炮兵團!”
通訊線路很快接通,袁振高聲命令炮兵團團長:“用炮兵偵測雷達找到德軍的火炮陣地,給我轟平它!”
炮兵團團長卻沒有幹脆地答應,而是說道:“報告軍長,我們的炮兵偵測雷達已經開啟了,德軍炮兵陣地的位置也偵測出來,隻是德軍的火炮很分散,用榴彈炮很難命中。”
袁振深諳炮兵的使用,知道遠距離火炮更多的作用是“麵壓製”,而不是“點打擊”,讓自行榴彈炮去一個點一個點地打擊,的確不太現實。
袁振想了一下,對炮兵團團長說道:“把你們偵測到的德軍炮兵位置發到聖彼得堡空軍機場去,讓空軍對付他們。”
炮兵團團長隨即命令部下傳輸位置信息,袁振拿起直通聖彼得堡空軍基地的電話,對空三師說道:“立刻出動轟炸機群,對德軍炮兵進行轟炸,記住,攜帶集束炸彈!”